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吸毒找灵感

(2014-06-26 21:18:45)
标签:

娱乐

宁财神

张元

吸毒

马庆云

分类: 乱侃

为何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吸毒找灵感

/马庆云

前两天,导演张元刚因为吸毒进去了,今天,著名编剧宁财神也跟着进去了。在有钱人的圈子里边,溜冰这玩意,其实很常见。他们内部流传着一句话,高档的毒品是不会让你上瘾的,想不吸就不吸了。所以,这帮有钱的明星,不仅敢吸毒,而且很多都是聚众吸毒。溜冰这玩意,聚集在一块,才有感觉。当然,这是题外话,今天咱老马感兴趣的,是导演张元那句话,俺吸毒是为了寻找创作灵感。

猛一听,觉得张元话里话外的步子迈的真大,也不怕扯着裤裆里边的玩意。其实,仔细想想,像张元、宁财神他们这帮文艺工作者,还真是靠着溜冰这玩意带动灵感。咱老马是搞创作的,在创作这方面,或许有能力多说几句。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边,一直认为,你们作家就得吸烟、吞云吐雾,才有创作灵感啊。酒喝大了,烟吸饱了,才能搞出好玩意来。我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拒绝敬烟敬酒的人,后来果断推掉所有需要晚上吃饭的局。很多人不理解,往往用上边的话质问我——作为写字的,不沾烟酒,怎么上境界呢?

拿烟酒找灵感,是搞艺术的人,自己惯自己出来的臭毛病。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剧本,确实是需要一种气场,也就是自我陶醉的气场,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自己的思维能在自己假定的空间内快活运转。不同的人进入这种快活状态的方式不一样。像张元、宁财神他们,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借助烟酒进入这种状态。但是,这玩意像手淫一样,你起初看个苍老师.txt,就能射,后来,就得辅助看苍老师.jpg了,等到最后连苍老师.avi都不过瘾了。所以,拿毒品找灵感,都是从烟酒逐渐升级上来的臭毛病。

这里边,就涉及到张元他们为什么要拿毒品找灵感的问题了。现实的真实生活中,难道没有张元们的创作灵感吗?我不客气地说一句,中国世面上晃悠的这帮导演,其实生活圈子都非常闭塞,包括张陈冯姜等人。他们离真正的中国现实,至少隔着几个北京五环的距离。他们现在,太缺少真实的生活,周边,都是电影混子,低头是电影,抬头还是电影,跳不出来,所以,也没新鲜的营养进去。这样,不仅是他们自己难受,中国电影也跟着难受。

最难受的,其实是那帮曾经玩文艺片和现实主义的导演、编剧们。他们当年大多凭着年轻气盛,出了某些还算不错的文艺作品。但这些作品,实乃成为他们过上富裕生活的垫脚石。他们在进入富足之后,一下子就脱离了中国的底层实际,但他们又都碍着面子,不愿意离开自己成名的路线,所以就苦恼了——首先是想继续拍文艺片、现实主义的片子,然后,竟然是自己没了这种生活。

由缺少生活导致的难受,就转变为了,靠着某些刺激性的东西搞思维神经了。吸毒,便是其中一种。在中国文艺片导演里边,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大多前一两部文艺片作品十分不错,但越往后边去就越扯淡了。张元导演,是很具备代表性的一位导演。电影带给他们名誉,也带给他们生活上的富足,富足之后,便是骄奢淫逸,一旦骄奢淫逸,自然远离了生养他们的生活土壤,离开土壤,自然没有创作灵感,没有创作灵感但有钱,自然溜冰。

同时,咱老马也不得不说一句,民国时期的相声角儿们也大多抽大烟,这跟当下的某些编剧、导演是一路货色。民国时期的相声演员,虽然有些人跟戏剧名流可以一较高下了,但他们骨子里边还是自我卑贱的,有钱之后就花天酒地去。好几个民国的相声大师,都是大烟鬼。越曾经卑贱的艺人,在获得金钱名声之后,越容易沾染这玩意。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获得的名利金钱是如此的虚空,说白了,他们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艺术,觉得那破玩意也能换这么多钱?咱只有赶紧花掉,才是现实的,才找到了一点踏实。

现在溜冰的编剧、导演,很带着某些民国相声艺人的心态。进而,我们便面对另一个问题,既然批评这帮拿毒品找灵感的人,那优秀的创作灵感,到底应该从何处来呢?

不谈国外,只聊国内。在中国,如果你坚持现实主义,坚持底层生活的话,不会没有创作灵感的,相反,你的灵感,一直是喷涌的!现实,会给中国艺术工作者巨大的灵感。只有那些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边的所谓的艺术从业者,才从毒品里边找一点飘飘然。

阅读完文章,对作者感兴趣的,可以微信搜索马庆云的公众号,加一下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