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人如衣服》:香港商业片的烂熟套路

(2012-10-13 21:51:48)
标签:

谷德昭

香港

男人如衣服

宋体

港片

娱乐

分类: 乱侃

《男人如衣服》:香港商业片的烂熟套路

/马庆云

在可以预见到的情况下揣测,《男人如衣服》还是拿女人做卖点,至少女演员们会穿着性感,打爱情牌,骚动观影者内心。果不其然。这种美女如云的方式,在港片中已经屡见不鲜。但当一个网剧《女人帮·妞儿》都已经美女如云的时候,影迷们或许才意识到,除了3D的《肉蒲团》之外,是否已经没有足够汹涌的美女让他们涌进电影院了呢?当然,《男人如衣服》没有交配一类的情色,缺少王晶电影的那么点风骚味儿。这种港片,如果没有风骚味,那还能拿什么来圆场呢?

这次谷德昭导演拿“亲情”来圆场了。戏中的女人们依旧养眼,但却没有狐臊,也没有职场的性交易等等,有的只是蜻蜓点水的亲情味道。可能港片导演已经意识到王晶路线的下九流(从纯娱乐角度上讲,笔者很喜欢这种下九流),不愿意重蹈覆辙,只能打着美女们的幌子来做点狐臊之外的事情了。这样,便把毛舜筠和吴千语的母女情无限放大到了基本上快恶心观众的地步上去了。《男人如衣服》的枪手影评人很可能从这个角度上来为这部电影叫好助威,大谈什么港片的亲情味道、感人云云了。

剧中但凡涉及毛吴母女亲情的戏份,笔者认为,均是败笔,有装逼不成反失把米的意思。导演过度放大这些亲情,似乎想为片子的俚俗找一个很好的道德靠山,这也便直接证明了港片导演对自身以往艺术形式的不自信。港片有自己成熟的创作路线,类型片,很重视“类型”二字,娱乐片就是娱乐片,绝对不会让“亲情”占了大戏份去,更不会像《男人如衣服》一样,大篇幅煽情。港片近来口碑不佳,一向重视影迷观影反应的港片导演这次有意“亲和”影迷,打亲情牌。但有用力过猛之嫌疑,亲情伤了娱乐,娱乐败了亲情,最终四不像,丢失了港片的类型化原则。

但从整体上来看,《男人如衣服》还是按着香港商业片的烂熟路线来做的,没有突破,更没有让影迷眼前一亮的地方。创作剧本,是在一个很迅速的时间段内完成的,完全按着已经摸索多年的港片喜剧模式来写的,双线开场,展开故事,二十几分钟后合线,然后是正邪两队对抗,最终正战胜非正,继而皆大欢喜。这个创作模式本无问题,奈何谷德昭导演挨不住大陆影迷批评,非得把亲情牌无限放大植入进入,最终伤了娱乐片的气脉。亲情戏,给影迷沉闷、虚假感觉,是让大家出戏的地方。

而对于《男人如衣服》这类娱乐片,本身便是俚俗,因此不可用道德大棒来横加苛责,它可以无情怀,无有价值的故事,但却不能失去故事本身的可看性,娱乐看点,才是硬道理。纵观该戏,看点除了女人之外,便剩下正邪对抗的戏份了。但正邪对抗的戏份冲突并不明显,缺少必要的节奏与起承转合,影迷观影有温吞水感觉,这便是可怕的了。香港这一类型的电影,往往在打美女牌的时候,夹带上狐臊味来作为调动观众的看点。而本片除了让熊黛林饰演的角色略显狐臊之外,根本不在其他任何人物身上用力,则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一看点也最终抹杀。

它的最大问题尚且不在看点太少,而在于作为喜剧出来的《男人如衣服》却缺少有力的笑料。谷德昭先生编剧的很多作品,都被周星驰很好的运用过,且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但遗憾的是谷编剧并未把当年的喜剧元素调动出来,遗留到《男》中的笑料只剩下让演员奇装异服等等的闹剧了。港片喜剧电影的一个高潮期是“颠覆主义”出现的那个段落,虽然一闪即过,但却很好的瓦解了以往港片构建的“高大全”的叙述方式,从而取得笑料。我很纳闷,一向于周星驰合作甚佳的谷德昭导演,为何在《男》的编排中,丧失了以后的“瓦解”的气魄,只拿着已经被网民传烂的流行语来胡闹了?当然,这种现象,也不独独是谷德昭导演面对,大量的香港导演,均同时走到了这个喜剧的瓶颈上来了。

但作为商业片出现的《男人如衣服》,却很好的注意了影片自身的营销问题。戏中大量出现植入广告,片方可谓是在电影上映之前,便把成本基本收回了。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珠宝、西湖,能加入的商业植入,都巧妙或者生硬地加入了进去。介于这些商业植入的存在,也造成该片本身便不是严肃的正剧题材,不可用“一脸严肃”的方式进行批评。娱乐片,最终的审美标注便是,它是否娱乐到了我?

不可否认,香港演员的表演很好。她们能演俚俗娱乐片,也能演正剧,这便是“她们的戏路很广”。但该戏有大陆著名电视剧明星海清参演,则值得略微评点一二。与这些香港演员相比,海清缺少“演”的感觉。“演”是喜剧很重要的一个方式,演员用“演”的方式跟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产生娱乐性。而海清以往参演的电视剧,对“演”的成分需求不多,而是过多的需要演员“非演”的状态——告诉电视剧观众,演员不是在演戏,而是在进行真实的生活。无论是《蜗居》还是《媳妇的美好时代》,海清的角色饰演,都在努力告诉观众,“我在真实的生活着”。但《男》这样的港片需要的不是“真实”,而只是“演”所带来的审美距离与审美愉悦。在这一点上,香港演员做的非常到位,而海清的表演则显得稍逊几分。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剧本编排方式陈旧,演员台词设定有大段抄袭网络流行语嫌疑,同时电影所传达出来的理念也是早已被港片用了很多年的了。这也便造成,《男人如衣服》只能是香港商业片的烂熟套路下的一个快速消费品罢了。您不能说方便面不好吃,但有多少营养,便不得而知了。

 

本文首发:蓝光高清影院

本文作者聊天群:254999648

本文作者电影评论节目电影一周酣节目正版观看链接一个:

http://ipd.pps.tv/play_3308P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