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法天被打事件无关乎民主法制

(2012-07-07 14:36:18)
标签:

吴法天

四川

公知

宋体

朝阳公园

杂谈

分类: 乱侃

吴法天被打事件无关乎民主法制

/马庆云

吴法天副教授微博约架,在北京朝阳公园让四川的女记者给踢了蛋蛋,这事被微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上纲上线了,说这是文革再现,是公知的集体暴力等等。在前有什邡后有蓟县的当下,吴老师站出来找个事干,实则是转移过热的网民视线,应战的“四川女侠”也未尝不是吃饱了饭就没事干的姐们,借机消化一下胃里边的酒肉。这次约架,与木子美老师微博约炮一样,只是前者公开,还带现场直播,后者只是摘了安全套之后谈谈摩擦感想。我认为,约架与约炮只属个人行为,上纲上线来谈的,都是没有正经事干一天到晚除了坐办公室就是打桥牌的同志们。

作为吃饱了撑得的笔者,也对此事顺带着说几句,姑且算是一种观点,供同样吃饱了撑得的读者消遣。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此事还真不能上升到公知打人的高度上去。

数日前,河北作协副主席谈歌在微博上遍地草亲娘,很多网友站出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河北媒体这边有几个老者舔着脸上来回击批评者,其中,我记得燕赵晚报的副总编萧含(本名韩联社)便如此回应——你们这帮臭公知算是什么玩意,就会无事叫嚣云云。萧含是燕赵晚报的副总编,从他的言行中便可以看出,这些略微年龄和心智上都老了一些的读书人,对待敢于批评时政的人,都是不怀好的态度的。反观吴法天朝阳公园事件,第一时间出来的评论也是,公知如何组织三四十人围攻吴老师,并且组织群体暴力事件,是文革余孽等等。这些评论恰到好处地说明,有些人(萧含之流吧)在恶意攻击“公知”,要达到什么目的,则需要读者仁者见仁了。

我们不妨追究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公知”是什么?公共知识分子也。当一个读书人的知识为公共的“道德”、“民主”、“法制”、“民生”建设服务的时候,他才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现在网络上流行一种简单的归类方式,抨击时弊善写文章的,被叫做公知。基于这个,韩寒便被称为公知。很有一批倡导“民主自由”口号的人,推举韩寒,是出于让其做“民主自由”代言人的动机。殊不知,“民主自由”这个东西是高度个人化的,不似卖化妆品,明星用,我也用。表面化的涂装与深层次的“民主自由”的亲力亲为是两码事。急于找出几个“民主自由”代言人的做法,实际上是我们人为地弱化了“公知”的社会内涵。

我个人认为,公知应该是文章上的思想家加社会上的实践家,这二者缺一不可。文章只做呐喊状,而不具体到实践中去的,其意义也只能停留在扩音器上。按着这个标准来看,目前,台面子上的几位“公知”实际上是我们人为手捏的,与真正的思想构建者与社会实践者相去甚远。我们实际上在合力做臭“公知”这个词。如萧含、吴法天们,则积极抹黑“公知”一词,如我们虽旗帜鲜明地反对吴但却变相做了帮凶,没有找到真实的“公知”内涵。

公共知识分子更注重对社会思潮的研究,无论是左的还是右的,这种研究对待社会均呈现一种积极的作用。研究绝对不是简单的对社会事件的呐喊,而是要进入学理层次,或者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说,便是,为呐喊寻找学理依据。我们当下站在一线的“公知“和”反公知“们,实际上都只是拿着这些研究的学理依据在写文章与对骂,真正的公知站在思想研究里边,为现实提供思想子弹罢了。

往大了说,一个政权,实际上都具备两种相互遏制的思想研究力量,而且政权直接或者变相为这两种思想研究提供资助。按着最简单的方式来划分(这种简单略显粗暴),中国当下一左一右,左的大体上负责维和与怀古,右的基本上运作抨击与展望。我们看吴法天,实际上便处于“维和”的态势上,为政府维和,打吴法天的实际上处于抨击的阵线上,当下是批评政府状,长远了是为建设一个良性政府服务。

看吴法天朝阳公园事件的缘起,吴法天说钼铜项目本身无毒,这话也不假。但是,打吴法天的人也自有道理,本身无毒,并不代表当下政府薄弱的执行与监管力度上,不造成毒害,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而反对上马理论上无毒的项目,也没什么错误。学术上的无毒和现实操作上的有毒之间的矛盾,造成朝阳公园事件。而这个矛盾冲突的根本点就在于,民众对政府监管力度的不信任。民众为何不信任政府?无论是吴法天还是打吴法天的群众,都实际上在展现这个巨大的问题。从长远了看,政府既然不被信任,那现在开始最正确的路子便是,做出一个值得信任的政府的社会形象出来。

政府若是要做出值得信任的社会形象出来,政府内部的从职人员则必须要戒除权利的腐化专断等行为,从其个人和小群体角度来讲,对它们是有所侵害的。因此,制造两种力量(吴法天力量与反吴法天力量)进行博弈,让善于看热闹的国人只看故事而不追究故事背后的深层问题,从而让两种社会思潮形成对冲与相互抵消,对其未尝不是好事。作为民众,我们戒除看客心理,追究事件深层的问题根源,并要求找寻与努力实践找寻解决出路,才是正事。

因此,我说,吴法天被打事件无关乎民主法制,是一种对社会进步呼声进行南北极磁性对消的行为,属于一场闹剧。我们看客心理不除,闹剧还是持续上演,只是这次用演员吴法天,下次还指不定又是哪个“公知”或者“反公知”呢。读了呐喊文章之后,也沿着路子去读再深一些的文章去,对待国人读者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公知没有代言,人人都是公知。

其实笔者主业是要电影文化研究滴,公布个电影文化聊天群:127991745

随文携带电影一周酣第二十五期节目网络视频地址一个:

http://v.ku6.com/show/Xumc9mafbXiX6biq-oZuDw...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