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评人为何无法影响电影票房
(2012-07-02 00:05:10)
标签:
中国宋体文艺理论影评河北作协娱乐 |
分类: 乱侃 |
中国影评人为何无法影响电影票房
文/马庆云
每逢一些大片上映之前,各大报纸、杂志和网站的专栏版面上,总是会出现这一电影的评论文章,而且大多都是好评如潮。这些评论文章,实际上是为电影的宣发服务的,它们已经侮辱了“评论”二字,实乃打着“评论”旗号来做假宣传的。用影评的方式说某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好”,从道德层面上讲,显得说不过去,但它已经作为电影营销的一部分,真真切切地存在了。相反,那些无法花钱请影评人给好评的电影,则门庭冷落,不见多少实打实地写评论的。
影评人,这三个字,现在有点骂人的意思了。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影评人,绝大多数的电影评论者,都是在为电影宣发方打工,人家让说什么就说什么,绝对不越雷池半步。去年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影评人有几十人的样子。这话有点假,中国现在任何一个影评人都不是干净的。最近上映的某大片,一些北影的教授亲自上阵操刀给好评,已经可见一斑。当下,影评人的意思,不过是拿着片方的钱来给片方电影写好评的职业枪手的一个美称罢了。
影评成为电影宣发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电影之外。“评论”本应该与“被评论体”有一定距离,才能保障基本的客观公正。但片方用金钱的方式化解了这种距离,直接造成影评人为电影宣发效力。现在的电影宣发方能力非常之大,全国上下的评论人,只要你舍得花钱,都能找来给好评。这便是为何我们影迷观看之后觉得很烂的片子,有那么多的脸熟的影评人没羞没臊地给好评的原因了。
这种直接效力,造成影评的真实度削减为零,因此丧失观影的参考价值。很多片方请一些枪手影评人写好评,也不是出于“参考价值”考虑,而是基于他们(这些影评人)所制造出来的网络宣传,或者说是,让多少人知道了被宣传的电影上映了的消息。中国当下的影评人基本上都没有真实与固定的读者群体,大多都是网站推荐文章的时候,随机产生的读者群。很多网站与这些枪手影评人也有默契,形成策应效力。这种关系持续的久了,影评人的可信度完全丧失,大家看到文章之后,只读出一个讯号,那便是,这部电影上映了,别无其它。没有可信度,自然造成中国影评人无法影响任何一部电影的票房。
中国当下的影评人有一点尴尬,那便是,均有点放羊的小孩的意思,谎话说多了,再喊狼来了的时候,根本没有人信了。好多时候,一部确实不错的电影上映了,一些影评人发自肺腑的叫好的时候,读者也会觉得,这厮又拿酬劳了。这种尴尬,造成中国的影评人一直无法形成任何影响力。中国甚至于无法出现几个影评界的旗帜性人物。
这种尴尬的现实,中国的小说文艺评论界也存在。拿河北作协副主席谈歌的小说为例子。他被称为“河北文学的三驾马车之一”(文艺评论者给的称号),而读者真正找到他的小说去读的时候才会发现,这是一个三流小说家的水准,根本配不上河北文学领军人物的头衔。我们的小说评论人(好像术语叫文艺理论工作者),大多也是见风使舵的,很少安心搞评论的。而且在小说界还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你批评一个作家,很可能导致你职称评定等等受阻。因此,文艺理论工作者,其实比影评人还世俗。
归根结底,两个圈子,都是同一个问题,那些搞评论的人,无法独立。影评人靠片方养,文艺理论工作者靠税款养(操纵税款的群体掌控着话语权利)。写到这,笔者加个小料,河北作协的很多成员,为何只用笔名?其实是因为,它们前身便是政府官僚,内退之后到作协附庸风雅罢了。就拿河北作协的副主席谈歌来讲,他的前身是某市的副市长,权利大小,读家自可辨别。河北这边搞文艺理论的,当然要给他溜须一下子,吹他为马车,也不难找出因由了。影评人无法独立的处境,跟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处境差不了多少。
这种不独立,直接造成犬儒和枪手的文章不可信。没有信服力,当然没有影响力了。另一方面,写独立影评的作者经常会受到各色的打击。最低级的便是组织水军谩骂,高级一些的,会动用电话骚扰和现实的威胁等等。笔者不才,最近一年多来写电影评论,算是获得了多处的威胁。最实实在在的一个,便是直接把电话打到笔者手机上来,扬言动用黑社会势力,以威胁删除影评。很多小片方对影评这东西有些诚惶诚恐,实际上我们这些写影评的人自己心里最清楚了,我们影响不了票房的。那么,很多片方为何又惧怕我们写真影评呢?
在当下,很多做电影的公司都不干净,并不是真心做电影的,而是别有目的。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写到过这一问题。我几个月前曾评论某传销大王自拍的电影,我是就事论事地批评那部电影,可他们看到的却是我的评论导致他们流失了学员,不再去听取他们的成功学讲座。再比如,我批评某部电影编剧不懂行,集体创作最后署了一个练毛笔字的人的名字,他们便“怒发冲冠”了,原因也不在于电影,而在于他们是在拿电影搞融资,我批评他们不懂行,直接造成他们资金流失。
真正做电影的片方,真不怕网友们给中肯的差评的,因为这些差评是他们下次进步的有力保障。但中国真正做电影的,确实太少,大家都在玩票,出于各种目的,志向均不在电影上。
中国的影评人,绝大多数都被片方收买了,剩下的少有的几个,还因为不健全的电影市场体制,而写评论被各种攻击的,最后,剩不下几篇实打实的影评了。没有干货,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影响力了。我们要形成影响力,独立于片方之外,寻求独立生存的途径,是一个重要方式,但,健全电影市场,让那些投机的电影客离开电影圈,从而保障影评人的独立与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姑且算作是吐槽,没有多少干货。浪费读者时间了。
随文附带电影一周酣节目聊天群一个:198842153
电影一周酣第二十四期节目网络地址一个:
http://v.ku6.com/show/54fwfkksrWNtBP4V08Yf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