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匹夫》:杨树鹏导演失败在何处

(2012-05-14 21:48:50)
标签:

匹夫

杨树鹏

电影一周酣

第十九期

马庆云

文化

分类: 乱侃

《匹夫》:杨树鹏导演失败在何处

/马庆云

今天在《电影一周酣》节目的观众聊天群组里边,有位兄弟说,现在写电影评论的人,都有马后炮的意思。这话听着不对味,但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杨树鹏导演的《匹夫》上映之后,我仔细地看了一遍,整体的感觉和一般观众一致,也是觉得这部电影在味道上总是差了那么些东西。群里边有一些写影评兄弟直接说,因为有黄晓明参演,便是大烂片无疑了。我对黄晓明这位演员不感冒,其实,我对任何演员都不感冒,作为演员,千万别把自己看的太高,认真演好戏就行。黄晓明的粉丝,大部分是脑残的很的。只有脑残才会做粉丝,这句话针对黄粉来看一点不假。我说这话,也是因为黄粉们在《匹夫》上映之初在我的微博上疯狂地谩骂的事实。我除了在微博上对《匹夫》进行了几句批评之外,一直未写文章正面分析这部电影到底差在何处。今天写出来,也算是一点思考性的总结。

杨树鹏导演执导过《我的唐朝兄弟》这部电影,看着很有味道,把握住了一点——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把惯常的思维定势瓦解掉。虽然也有评论说杨树鹏的《唐朝》是借鉴日本导演黑泽明,但这并不影响他在“黑泽明”的中国化中的积极作用。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来瓦解观众惯常的思维定势这个手法,杨树鹏导演在《匹夫》中也有部分运用,但整体上没有“发扬光大”。可以这么说,《匹夫》的所有亮点,都集中在了近似于《我的唐朝兄弟》那种风格的桥段上了。但是,杨树鹏导演好像急于突破这种惯常风格,重新树立一种新的“硬朗”。

从《匹夫》的名字便可以看出,这部电影是一部十分硬朗的作品,看点就在于主人公的硬朗打斗。如果杨树鹏能在《匹夫》中完成“用黑色幽默来瓦解人们的惯常思维定势”和“硬朗”两种艺术手段的结合的话,这部电影无疑可以成为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这两种艺术手段的结合,《让子弹飞》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也有评论说,《匹夫》其实就是《让子弹飞》的一个屁。这个评断虽然苛刻,但却值得导演杨树鹏和作为编剧之一出现的张小北等人仔细想想——他们为何连一个现成的“气韵”都剽窃不好呢?

这里,我们便提出了一个问题,《匹夫》为何不如《让子弹飞》硬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常识。一个汉子劈柴,怎么才能看出他硬朗来?我想,应该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被劈的柴要足够硬,不能劈的是柳条吧,那样显示不出汉子硬朗来的,也就是说,对手要足够硬朗。第二,一砍刀之后不再劈第二砍刀的话,硬朗表现的时长太短,观众看了没有快感,一个汉子,持续的劈硬柴火,观众才会看出汉子有劲儿来。

看完这一点,《匹夫》的问题也便回答了。《匹夫》为何不硬朗?首先,便是匹夫们的对手塑造的不够硬朗。在电影中,与黄晓明他们唱对手戏的,无疑是日本军官,日本军官的正面描写太少,这个角色不硬朗。日本军官不硬朗,人物性格不突出,则整部戏即使打的铺天盖地也不过是老娘们所谓的呼天抢地罢了。《让子弹飞》便注意了这个问题,周润发扮演的人物,霸气的很,他的霸气,才能突出姜文饰演角色的霸气。第二,便是,正反人物的过招不能是一招死。黄晓明扮演的角色跟日本军官的斗争太缺少回合感觉,而《让子弹飞》里边,姜文和周润发是较量了不下数个回合的。《匹夫》一招死了。

像《让子弹飞》学习的《匹夫》竟然没有把这两点精髓学过来,最终成为一个很失败的电影,十足地让观众遗憾了。杨树鹏导演应该痛定思痛,不要急于上马新的项目,先扎扎实实地做剧本,剧本劲道十足之后,再想着怎么把它拍摄出来。

随着文章附带《电影一周酣》(笔者所做)节目聊天群号一个(198996915

并附带《电影一周酣第十九期——泰坦尼克号这条大船为何不朽》这期节目视频一个:

http://v.ku6.com/show/kA22sB53V_n5hqRETGQTOA...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