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烟囱倒了,钢琴还要做——看电影《钢的琴》
(2011-10-26 11:12:53)
标签:
转载 |
钢厂的几个下岗工人,要铸造一架钢琴,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首先琴做不成,做成了也不能用,再者工人们也不会那么傻,费那功夫做无用功,有那功夫早够买架钢琴了,至少买架电钢琴没问题。但电影《钢的琴》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略带荒诞色彩的故事。
正因如此,电影才尤其震撼人心,因为它不是一个写实的故事,而是心灵的表现。电影表现的是:在一个残旧破败的世界里,颓唐艰难的人们,该怎样生活。电影特地设计穿插了生与死的情节,即是要在这样的哲学背景下思考该怎样生活;同时,信仰的崩塌,社会的改变,工厂的破产,生活的无着,家庭的破裂,亲情的分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该怎样生活。
铸造钢琴本意是要留住孩子,但造钢琴的举动并没能挽留住孩子,造出来的钢琴也根本不可能是一件合格的乐器,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如此,仍然要坚持铸造钢琴,仍然团结一致的红轰轰烈烈的造钢琴,乐器之王的钢琴,在这里显然是一个象征,它意味着有追求有理想的生活、有内涵有诗意的生活。
就像大家要留住那个烟囱一样,那烟囱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但它已经是老一代工人们“成长的记忆”和“回家的坐标”,是人们精神的支柱,但在城市工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烟囱被炸掉了,随着烟囱的轰然倒塌,人们怅然若失。
烟囱没有留住,孩子没有留住,但还好,有钢琴,有铸造钢琴的事业和精神,所以钢琴的生产过程才如黄钟大吕一般令人震动、敬佩和感慨。
为了某种精神的追求,坚持做下去,不计得失,不在乎成功与失败,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生活的含义,“成功了,它将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了,它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