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河北师大校长蒋春澜兄出来答话

(2011-09-30 11:43:46)
标签:

蒋春澜

河北师大

马庆云

校长

杂谈

分类: 乱侃

请河北师大校长蒋春澜兄出来答话

/马庆云

有个小兄弟到华东师大那边读书去啦,走了一段时间,方才觉出河北师大可恶的体制来,细致真诚地给河北师大的校长蒋春澜兄写了一篇言辞恳切的建议文章。虽然说,大陆上下的大学都在坠落,但河北师大以重力加速度的形式奔向水泥地面,难免让人觉出背后的冷寒来。作为一校之长的蒋春澜兄,我虽然多次给他文章建议,但一直未得到正面回应,相反,却是一群有组织而无纪律的蒋粉儿或者说屁股决定嘴巴的玩意儿到我的文章后面来谩骂,丢了老蒋同志的人不说,最重要的是失去了更新自正的任何可能性,只能等死,亦或生不如死。

我与蒋春澜兄亦只是一面之缘,一校之长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一个搞数学而又说不好白话但非要臭拽的小个而非大肚饱满的男性。肚子不大,则给这位校长增添几分姿色,而非让人对其有油水的本质一目了然,这是让很多大腹便便的领导羡慕的。讲话要打草稿,磕磕巴巴,这亦只是说明这个会搞数学的小老头只会搞数学。但不虚心接纳学校老师、学生的各种建设性意见,而巧立名目,以座谈会的形式搞“阳谋”直接迫害那些仗义执言的人,便说不过去了。作为一个业已离开师大的还敢说几句话的人,笔者今天把这个小兄弟温和的文章转载出来,再次要求蒋春澜兄给与正面回应。

——为保护这个尚在体制之内的小兄弟,笔者这里暂且略去他的名姓。

 

    恍惚间,我已经在上海这片土地生活了三周了,虽然感觉上我好像才来。(作为学生,我的时间观念是按照上课次数计算的,问题是实在没有几节课)。看看现在的宏伟的教学楼和周围见不到人影的荒地,总感觉似曾相识。(师大新校区不是也这样请河北师大校长蒋春澜兄出来答话

    以前我可以直接说师大师大怎么样,现在别人说了个我要考师大研究生,我只能小心翼翼问,河北师大还是华东师大。

    两个师大除了一样的荒凉之外还是有些区别的,总体而言,我们的师大与华师大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不可否认。作为河北师大的学生,我觉得我有责任提出一些不足,说说我自己的感想。

    首先,我们的学生不如华师大的学生。大一的时候,我们还差不多,可是毕业之后,差距反而加大了。为什么?我们的治学存在问题?我们的学校,老师都是好老师,学生也不比华师大的学生差。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如华师大?问什么上了四年之后,我们的差距反而显出来了?

    我认为,是我们的制度问题。我们本科一个班将近70人,华师大一个班30人。而且,我们专业课是两个班级一起上,一百多人一起上课,不仅是华师大,在许多大学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以说,这不是上课,这是演讲,这是报告。女生们好像学习的多一些,但是男生们,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基本没几个听课的。(我就是不听课者之一,好像还逃课)一方面,不爱学习,另一方面,实在没什么好听的。任凭老师多么才华横溢,对着这么多人,总是感觉上不来的。不仅如此,我们还打起了持久战。我们经常连续战斗四个小时,从八点上到十二点,把这一周的课都上完。这也是其他大学难以想象的。上海这里,最长的课就是两个半小时。  

    其次,我们学校的领导集体没有起到有效作用。 举个例子,我们新校区不方便出行,缺少一架天桥。如果天桥能过马路,估计能方便一大半。我们也不用走很远去做公交车了。华师大也在修路,修的更厉害。但是,这里仅仅三个月就架起了天桥。(不过六个月就拆了,学生们很猛的,谁也不走)学校又专门开了一个门,按上红绿灯,自己雇了交通员指挥。也许我的要求高了点,但是,现在都一年了啊,我也没看见对于大门的公交问题和天桥问题有何解决。说到底啊,没有真正关心我们的学生。

    可能会说,华师大有钱,华师大地位高。其实不是,关心学生是从细节体现的。我们的新校区,路灯到处都有,但是宿舍区漆黑一片。而华师大,正好相反。我们图书馆一直没有打水地方。华师大有免费水。但是,在有免费水以前,他们提供了免费的暖壶供人倒水。这就是细节。

    如果仍然有异议,我给大家上个图。人人上面与校长的谈话。我不否认,自根叔之后,大学校长开始了网络化,亲民化。但是,如果连作秀都不肯,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至少河北师大四年,我没有与校长对话过。请河北师大校长蒋春澜兄出来答话请河北师大校长蒋春澜兄出来答话

     最后,我想说。我们这些年来,不是没有想过改革,不是没有实施过改革。我们有很多地方值得骄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怀念。比如,我们的图书馆开放时间很长,门口设有存包处。我们的楼管那里非常方便,有打气筒,有微波炉,还可以讨点药。可是,我们的改革往往雷声大雨点小,难以长久,这是最大问题。

    我们有着只有少数大学才有的导师制度。大二开始就有导师指点学习。但是,我一共见过导师一面,现在连名字都记不清楚。大三的时候又重新选了导师,这次熟悉,但是还是只见过一次。而华东师大,每周三下午,全校停课,导师学生见面,指导学生读书,学习论文写作。这个制度坚持的很完好。我相信,如果我们的导师制度能完善,能坚持,我们的学生不会比这里的差。

     想到就这些了,我希望我们河北师大能越来越好。我们的学术氛围是很浓厚的,我们所缺少的只是一些变革,和一些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