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删《出师表》到删《背影》老教授们要做什么
(2010-06-28 14:39:41)
标签:
《背影》《出师表》丁启阵中国杂谈 |
分类: 文学 |
从删《出师表》到删《背影》老教授们要做什么
马庆云/文
年老的做了一辈子学问,到最后总是耐不住做学问的寂寞,而出来唱一出小丑的堂会。胡觉照教授是我的朋友,丁启阵教授编撰的教科书又曾做过我大学的课本,都是关系密切的一些“业内人士”,我出来说几句对他们的批评,两位老者大抵是不会太生气的。
两年前,胡觉照教授说要删除《出师表》,里面的战争观念对孩子不利,胡老师十足的火了一把,人到晚年,却风光无限,上电视台,上网络媒体,上各大讲堂等等。最近,丁启阵副教授又抛出要删除《背影》的一个轻型炸弹来,毕竟是拷贝胡觉照教授的老路子,引起的关注与影响不是很大。老先生们做学问到了头,便做起“买卖”的文章来,这大不是学问的正路子。
对于丁启阵副教授的删除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背影》的建议,我想说以下几点。
第一,《背影》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我曾经和优秀的语文教师赵增普先生讨论过高中语文第一课《荷塘月色》的讲授方式问题,赵老认为应该多讲一讲朱自清先生的生辰,以弥补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大家的身世了解的不足。《背影》是初中三年级时候的语文课文,《荷塘月色》是高一第一课,当然,这是我以前用的课本的情况了,现在的孩子们应该会有变动。我想,这两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联系,那就是——凉。两文的感情基调都是凉的,一篇是叙写亲情方面透出的凉意,一篇是描摹自然方面透出的凉意。这种感情基调是我们最应该教会孩子的。这是一种文学的创作方法,怎么把“凉”这个感情基调用在叙写亲情和描摹自然上,朱自清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范文。这也正是《背影》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存在的最大意义。
第二,读过《背影》的丁启阵教授因为《背影》而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既然丁启阵先生都没有因为《背影》而违反铁路交通规则,凭什么认为孩子们就一定会呢?是不是杞人忧天?还是打着为孩子们好的名义谋取自己的出娱乐名?坐惯了冷板凳的学问研究者们,总是有几个耐不住寂寞,最终宁可晚节不保,也要和大众们娱乐一把的。
第三,删除《背影》是不是一种文化垄断?
从胡觉照教授说应该删除《出师表》开始,我就提醒说,年老的不要对年少的进行文化垄断,自己没有因为看一篇《出师表》就打起仗来,凭什么就认为孩子们一定要被《出师表》带坏的。《背影》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些学者,自己做出了一点学问,就喜欢指手画脚起来,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但最终都只不过是个人谋私的担心,猫哭耗子假慈悲。要是真慈悲起来,也不会允许中国的语文教育搞成这个奶奶样子。几篇无关痛痒的文章,他们便叫嚣起来,要删除如何让如何的,大是看到了这几文的“与当下无碍”来,“有碍”的校庆讲话一类的垃圾文章他们大是不敢说话要删除的。懦弱文人的卑劣正显示在这里。
按着胡觉照教授和丁启阵教授鸡蛋里挑骨头的方式,恐怕中学课本里哪一篇文章都是可以挑出问题来的,今天这个教授建议删一篇,明天那个教授建议删一篇,最终他们不敢建议删的那些应景的与歌功颂德的却成了主流与绝大多数。
近乎于暴力的删除文章的做法,是极其不可取的。如果说《背影》中有违反交通规则的倾向,那满可以建议老师们在讲授的时候提醒学生一下,就好了。像《背影》这样的文章,它的主调也不是父亲怎样爬铁路挡火车,而是一种“凉”的父子之爱,抓住根本才是最主要的。教授们总是喜欢跳出来,以自己教授的身份说几句小丑的话,以娱乐大众,最终上上电视广播报纸之类。殊不知,简单的删文,和博客媒体上简单暴力的删除博主的文章一样不可取。我们极其反感网站暴力删除自己的博文,却容忍了教授们对孩子的另一种相似的暴力,岂不是怪事?!
删除文章的做法其实是一种严重的文化暴力垄断。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的去讲,而是简单粗率地去删,一元的暴力思维模式长盛不衰。与年长的学者们接触的久了,才发现这些经历过文革一代的老学者们,自己骨子里还依旧是文革思想,口口声声地说着文革害了他们,自己却用文革思想继续害青年。文化暴力与文化垄断,在年老一代中长久存在,他们缺少与新生力的对话。
老一代的思维模式,大多都是专制与暴力的,缺少多元的思考角度。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这些老教授老学者中,粗率地删课文的事情才络绎不绝。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一个新课题,为什么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只收录优秀的文章,而不收录一些很坏的文章呢,而且我一直在思考,要是收录这些坏的文章,又可以收录哪些?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思考。我们太多的时候把我们的孩子看成了弱不禁风的保温箱里的娃娃,实际上这些小家伙们提前见一见“病毒”也未必是件坏事。年长的,切勿打着为年轻的好的名义,出来说一些貌似有见识实则多此一举的话的。
我们这些年长的,总是担心什么什么是病毒,对孩子一定坏死了,殊不知,他们不接触病毒,怎能有抵抗这些病毒的能力呢?文化是多元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单一模式来抹杀孩子们对多元文化的认知,简单暴力的删除文章是十足地不可取的。
丁启阵副教授大是知道这一点的,但他还是十足地暴力了一把,其中的司马昭之心,还是给他说到这点到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