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愤青的久了才成为哲学家
马庆云/文
我的一个上了年岁的朋友讲老庄哲学一段,十足地给大学生们扯了一次闲淡,说老子的“无为”正是告诫愤青们别老愤青了。这位老教授大是坐着专车来的,住着豪华的公寓房,拿着政府的津贴,被像猪一样的豢养起来,每年拿出来做那么几次演讲罢了。他不蚁族,更不蜗居,当然要种花养草的无为起来,无为也就罢了,出来生事,又厚颜无耻地劝诫起青年来,喜欢较真又略懂一点中国哲学的马庆云,大是要好好地与我的这位老朋友说道说道。
胡适有句话说的地道,“在中国的一方面,最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反动”。老子的无为思想,其实是对当时政府的嘲讽。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政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硕鼠》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胡取禾三百∑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诗经-苕之华》
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汝覆说之。——《诗经-瞻卬》
……
政府就跟一个大老鼠一样,盗取人民辛勤劳动的果实,不种庄稼,不打猎,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人家有房子田产的,非要夺过来拆迁,没罪的非要当精神病关一关,有罪的却逍遥法外,根本不立案等等……《诗经》里的人民就说了,操他妈,早知道这样,老子还“不如无生”呢。
老子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说的“无为”不是说人民自己无为,是说政府要无为一点。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
老子说,人民之所以吃不上饭呀,是因为上面收取的太多了呀,因此才到处是饥荒。我们略微的更动一下,民之冻,以其上住税之多,是以冻——结合当下的住房问题,我们再看看,老子是不是反动透顶了!民众住不上房子,大学毕业生蚁族,郭海藻当二奶,跟人家政府收房地产税有个屁关系?老子真是十足的愤青。
天之道损有余恶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老子说了,天的自然法则呀,是拿多余的那些补充不足的那些,人的法则呀,就成了拿不足的补充多余的。北京的某处公务员住宅区,内部价是四千多,周边二手房都两三万了,老子这个大愤青,就说了上面的话了。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老子说了,你政府不生事,民自然就富了。这话到现在听着都这么刺耳,那些经济学家不就学着老子的口气说嘛,政府监管少的地方,经济自然发展的速度快了。魏县政府搞160名美女老师做梨花节迎宾,搞什么招商引资,让老子看见,非要对着那个县委书记说,你丫少生点事,魏县就自然富强了。老子多反动呀!
欧洲十八世纪的经济学者政治学者,多主张放任主义,正是因为当时的政府实在太腐败无能了,不配干涉人民的活动。他们的理论,倒是和老子的理论恰巧吻合。
我这个谈自身无为的老教授朋友,恰巧瞎了眼没看到这点,殊不知,老子是愤青的久了,才成了让他们啃的哲学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