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都有双隐形的翅膀

(2008-03-11 09:46:55)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情感梦想

隐形的翅膀

马庆云

文化

分类: 乱侃
 
                       每个人都有双隐形的翅膀
                                       马庆云/文
    文章大抵分两类,或内心愁苦凄迷振奋拼搏之个人存在之必然,或群治种族仇杀统领之社会存在之根据,好的作品一般由作家内心透露出对社会群治地关照,不仅仅停留在心智地探索上。
    所以,苏格拉底在《会饮篇》之后有《治国篇》,孔夫子在修身养性之后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凡于作品中深入考察其真谛者,无不发现,于内心之深处和外在之显处的矛盾中却有拉扯之力量,营构文章之力量。好的作家可以通过内心地探问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的关照,因为内心的最底层不是邪恶而是善于爱地奉献。达到内心叩问之境界者,无不大爱博爱,且有一颗豁达之心,此豁达者实乃一种爱恋基础上的平和稳重慈祥,是对人文关照后的笑看风云的境界。
    所以,大抵好的作品,无不是和缓平稳的心智下造就的汹涌澎湃,作家成为大海,海底是万顷无波的安乐世界,海面则是狂风波澜地吞噬一切,作品即是一颗心智的激昂的外现。这样看来,张承志写《北方的河》时的心境大抵是最深处的平静引动文字处的波澜的。
    所以,谁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平静与波澜之间是一种积淀,这种动静的传递则是源于一种大爱,对生命的爱,亦或可以是对无生命的爱。苏子在《前赤壁赋》中不就说万物各有主,得之则为我嘛!好的作家及其作品必然要有深沉的生活精神物质的积淀。泰戈尔说,神的巨大的威权是在柔和的微笑中,而不是在狂风暴雨中。
    所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每部作品或许都是一个从死到生的过程,好的作家在其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有时一部好的作品的完成竟比作家本人的生命更重要,这时我们会想到为儿子换肾的母亲。唯有这种爱,才是对作品的负责任,才是能够承载着道义良知和真善的美德。美便在作品的这种无形中彰显。
    所以,柏拉图说美只是一个理式,把智慧的火花造成反物质一样的看不到而又客观存在的东西。看不见的美,给作家的是沙石山的积淀中的沉稳,一如北中国的戈壁,历尽千年。而这历尽千年,又同古老的文明一样,太沉太重,叫我们走不动步子,她带给作家的是沉重,是渴望轻盈的飞翔。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或许正是一种内心沉重中的沉痛!
    所以,每个人都有双隐形的翅膀,都渴望在积淀的沉重中飞翔,而正是这种渴望于飞翔,才每每有了文化的步履蹒跚的前行。歌德说,一切德行之上的是,永远努力向上,与自己搏斗,永远不满地追求更伟大的纯洁、智慧、善和爱。
    在这种步履蹒跚中我们便有了这双隐形的翅膀!
                                  马庆云老师《写作学概要》讲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