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听雨过清明(清明节的思亲菜)

标签:
美食木麻黄清明节思亲菜 |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薤露》
荞菜和清明这个气节联系在一起,和思亲的愁绪连结在一起,也和春天的美味连结在一起。
“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宋朝人吴文英有诗歌吟唱清明的思亲愁绪。还好清明前后,春天的时令野菜琳琅满目,口感清新。美味当前,大大化解了清明时节那股愁绪呢。春令食材中,当令时者有薤白、鲜虾、青椒。薤白首当其冲。
薤白就是我们说的荞菜了。荞菜正名为薤,荞头就是它的鳞茎。荞菜,这种南方人钟爱的一种野菜,却大有汉唐之风。《黄帝内经》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五菜”指的是葵、韭、藿、葱和薤。爱吃的汪曾祺先生在内蒙古见过当地人称为“荄荄”的东西,他说“荄荄”即薤,立即想到汉代的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 他感叹说薤叶上实在挂不住多少露水,大易“晞”掉了。用此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荞菜叶子粗看和香葱一样,但是细看那细长的叶片有明显的棱角,自有风骨的样子。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所以信手拿来吟唱人生短促如薤。春韭鲜嫩,但又怎么比得上春荞的解愁呢?吃了脆嫩的荞菜炒烧肉,还可以喝一杯酥暖的薤白酒……
说到炒荞菜,我想起小时候最常听到大人说的一句话:“甜藠头,沟仔水”。我小时候住在南方一个古镇里,清明时分,有穿街过巷的小贩兜售他们的藠头。在深远的街巷里,小贩们喊着“卖甜藠头哟……”这声音一直很亲切呢!在粤式餐馆吃饭,餐前小菜就是那么一小碟色白如玉的腌藠头,吃一个,咔嚓一声,辛香脆嫩,藠头绝对算得上广东人最爱吃的一道开胃消滞的小菜。杜甫更有致薤诗《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柬》:“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年老多病,常喝用薤白煮的粥,可行气、宽胸、散寒。荞菜的确有清肝明目、凉血止血,助于消化的功效。
荞菜是典型时菜,并非一年四季都有。一年之中,只有在清明前后,匆匆的时间内里能吃上荞菜,这种菜叶片长得很长,淡淡的味道,没有葱味的浓郁,但比比韭黄清雅,吃来口感脆嫩无渣,是一种包涵人生四季清淡但又倏忽而过的况味的“清明菜”。 古代的人很早就懂得珍惜春天荞菜的赏味期限。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清明时节刚好荞菜当造,自然把愁思化解在吃荞菜上。
肉丝炒荞菜,别有风味。烧肉加萝卜丝炒荞菜,绝配。荞菜在菜场里来去匆匆,声影稀疏少见,烹饪荞菜时也要“匆匆”,快落快起。
问春何苦匆匆,清明吃荞菜,吃思亲菜,然后问一声:彼岸的花开得如何?
肉丝炒荞菜
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