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伦教糕绿豆糕芋头糕马蹄糕萝卜糕米糕食在广州美食鲁迅木麻黄 |
分类: 食在广州 |
“糕者高也”,喜欢讨好意头的粤人不仅春节要蒸糕,一年四季都在蒸糕。
粤人吃年糕不算太热络,倒是大街小巷都有马蹄糕、芋头糕、绿豆糕、萝卜糕……等糕点在卖。多数是蒸成方块样,论块或者论斤出售。价格不贵。
鲁迅先生最喜欢吃的一种糕点,也是产自顺德的伦教镇的“伦教糕”,糕体洁白细腻,甜香袅袅。众多糕点中,首推“马蹄糕”最受欢迎,荸荠,粤语别称马蹄。马蹄糕即由荸荠粉和糖制成,软、滑、爽、韧兼备,味道香甜。有牙口或者老人家没有牙口的,都很喜欢。
粤人脑瓜灵活,又实在,就单一样马蹄糕也推陈出新,弄出不少花款来。比如有“生磨马蹄糕”、“彩云马蹄糕”、“雪花马蹄糕”、“鸳鸯马蹄糕”……等。所谓彩云者,是把鸡蛋白与鸡蛋黄分开打在马蹄粉里蒸熟,便有黄白双色糕体。其余各有窍门,马蹄糕便五彩缤纷,可口又养眼。
马蹄糕和绿豆糕,制作过程中,尊重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多数是甜的。而芋头糕和萝卜糕却是咸味的,为了添加风味,还加上腊味或者开洋甚至鱼蓉,糕体软滑中又带有肉粒的甘香,令人百吃不厌。
糕,高,水果都制作成“水果糕”,更有“香米糕”,“云片糕”,这是干制品了。我小时候尤其喜欢吃米糕,让香腻的糕粉融解在嘴里的感觉是温馨的,仿佛重温了襁褓中吮吸母亲的奶水的味道。
粤人爱糕,粤人爱登高。
晶莹的马蹄糕,里面还有马蹄碎片,以正货真也
红豆糕
最爱的萝卜糕
糕糕遍布市廛间
价格便宜得很
蒸糕再煎
爱糕爱成这样
山上也有糕糕
伦教糕被切成不规则的形状,端上来时,碟子上放着两根竹签。
一份伦教糕是三块钱。伦教糕不像我们一般吃的发糕,发糕略显粗糙。这碟伦教糕被端放在有了年头的旧木桌子上,黄褐色的原木桌,把伦教糕衬托得晶莹雪白,窗外的光线明亮,伦教糕表层油润光洁;内层小眼横竖相连,均匀有序。
我把竹签移开,对面的朋友安静地等待我拿出相机,把这碟食物拍下来。
拍完了。他拿起一根竹签,轻轻地碰了碰伦教糕的表面。他碰到的糕体爽软而润滑,于是想把一块伦教糕拿起,但没想到伦教糕太柔软了,结果最漂亮的一块掉到地上去了。
这可是鲁迅先生最喜欢吃的点心哦。我说。
对方显得莫大罪过,我拿了我的竹签,给他挟起一块。
伦教糕的味道甜冽,但并不腻人,是一种清香爽口的南方点心。
玫瑰白糖伦教糕。
鲁迅晚年在上海写下《弄堂生意古今谈》,文中便提到了这样一种糕点:玫瑰白糖伦教糕。
言语犀利的大先生,对一种南方的糕点喜欢,这是难得的。鲁迅杂文的攻击性和斗争性,出于改良人生的美好愿想。说起“玫瑰白糖伦教糕”如许美妙的名字,让人想起他关于“名字”的文字来,鲁迅说:“我看了几年杂志和报章,渐渐的造成一种古怪的积习来。这是什么呢?就是看文章先看署名。对于署名,并非积极的专寻大人先生,而却在消极的这一方面。”
原来是有如下署名者的文字他要不看的:
一,
二,
三,
四,
哈哈。由他的语言想到现今,心里想,鲁迅先生是否也要屈服于网络时代的“低俗”?“侠魂”“古狂”不看,看不看“抚摩三下”“变态老七”?“芳侬”“花怜”“秋瘦”“春愁”不看,看否“芙蓉姐姐”“蔷薇老妈”还有“想醉又想醒”之类的?甚至看不看满天飘舞的“梨花体诗”?“一分子”,自谦为“小百姓”,自鄙为“一笑”之类的又不看,那么看不看“不敢枉言”“老朽好色”……不提了。
惨淡的人生周而复始,我们周而复始地吃着伦教糕。
玫瑰白糖伦教糕。花香与米香,加上清冽的甜香,这样的名字很美吧。玫瑰白糖伦教糕问世于明代,因首创于顺德县的伦教镇而得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咸丰间成书的《顺德县志》载:“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止一家,在华丰圩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非他人所用。”
质量好的伦教糕要达到雪白晶莹,光洁如镜,质地爽软滑润而稍韧,摺时不折,吃时清甜凛冽,齿颊留香。
除了冷吃,还可以沾上鸡蛋煎来吃。
在一个休闲的下午,我们坐在老广州的一间老店里,坐在一张老桌子前,吃了三元钱共四块份的白糖伦教糕,一同去吃的人把其中最漂亮的一块弄掉到地上去了,这是一件憾事。
年关将近,花市将开,会有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