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CRI主持人贝贝专访:从华尔街到摩天轮

(2011-11-20 21:56:22)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博文
这个贝贝姐姐的经历,是从武汉到美国,从美国又到北京。常常听她主持的CRI摩天轮(more to learn)节目,真的非常喜欢这个俏皮智慧又多少带点“二”的贝贝。相信许多喜欢听CRI节目的朋友,对这位中英双语精通的主持人贝贝有深刻的印象。

从武汉到美国,从常春藤名校、华尔街再到八宝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所在地),贝贝自言,她用自己纵贯东西、四处闯荡的经历,做着人生的减法,减去繁华,减去压力,减去别人的期待,然后找到一条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道路。

 

“Hello,everybody,我是贝贝!”

每个工作日中午11点,贝贝愉快的声音都会准时出现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摩天轮》节目中。她使用中英双语,叮叮当当地神侃有趣话题,在节目里笑得开怀,有时又知性与感性兼具地与听众分享果戈里、托尔斯泰、杰克·伦敦的作品,有时在微博、博客上自曝生活中的糗事……贝贝,用她一贯的机智幽默和那么一点点天真的“二”,玩转着属于她自己的摩天轮。

初到美国

14岁那年,父母没怎么跟她商量就把她带到美国去了。未成年就走出国门,让贝贝晚熟的童年突然结束了,一夜之间,爱说爱笑的她变成了不大说话的乖女孩。因为即便她说了,周围人也听不懂。刚去美国那会儿,别人问她“how are you?”,她会回答“fine,and you?”,如果对方问她“how are you doing?”,她就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刚入学时,英语几乎从零开始,她捧着课本,只能看得懂is、am、are、the、a这些词。课文如同天书一般在讲着希腊神话、狄更斯的作品,她急得哇哇哭。

头几个月的成绩都是C,为了补上功课,学英语出身的妈妈带着她跟英语死磕上了:每晚翻着词典预习功课,把所有的词都查出来,第二天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就能对上了,慢慢也能听懂一些新鲜的,晚上回家再复习。几个月下来,贝贝的英语进步很快,学习成绩也提升到A。

母女俩亲密无间的合作,也有搞笑的时候。贝贝说,爸爸回国那段时间,妈妈煮饭技能实在有限,她生平第一次遭遇到没吃没喝的日子。冬天早上5点多,天还没亮,她就要爬起来收拾东西去上学。家里没有什么热乎饭,外头又黑、又冷(当时她们住在一个环境很好,但天黑时有点瘆人的大学校园里),她在“咕咕”的鸟叫声中,穿过一片黑森林去赶校车,路上看到人、看不到人都能把她吓个半死。临出门,她回头看一眼性格大大咧咧的妈妈,正四仰八叉地睡在床上,呼啊呼啊睡得好香。贝贝默默在心里说:“妈,你又饿又冷的娃,背着十来斤重的书包上学去了啊!”直到爸爸回来,她的“境况”才改善

学习快乐

在自由度高、资源又多的美国校园里,贝贝想学的东西太多了,“激动得快疯了”,学钢琴、表演、声乐、体育……几乎快成“十项全能”了。高中到大学的8年,是她精力最旺盛的8年,也是最累的八年,有时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困得恨不得用牙签把眼皮撑起来。但是,学东西是让她觉得幸福的事,练起琴来一练就是五六个小时,忘掉了时间和周围的一切。

告别了童年和小伙伴,贝贝很“悲壮”地想: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美国学生申请大学,高中四年的学习成绩只占一部分,而兴趣、爱好、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占得比重更大,所以美国中学生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轻松,想读好学校的学生一样努力地学各种才艺。而能否得到知名大学的垂青,还要有一份能打动大学的自荐信与导师推荐信。贝贝说,大一那年,系主任对她说:“我记得你的申请信。”要知道,他每年要看几万份的申请信,能让他印象深刻太难了。贝贝回忆说:“我写了一件因内疚而无法忘记的事情。也许我的真诚、性格、人品,打动了学校吧。”最终,她被常春藤联盟之一的康奈尔大学录取。接到通知书的那刻,她忍不住嚎啕大哭,心想自己离开童年伙伴们在美国“闯荡”这些年,终究还是有些收获的。

进入大学,又是新一轮耗尽体力的征途。“每次在累得快到死亡边缘时,就放假了。”贝贝的同学这样感慨。学校开出几千门选修课,光是体育方面的就有400—600门。无论你修多少门,学费都一样,贝贝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八瓣用。学校也安排顾问,为好学的孩子提供指导。

“如果在这些课程中,你仍找不到想学的,学校会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创立一门新课程。”贝贝也经过层层选拔,入选了这个只有32名学生参加的特殊计划。她为自己申请的新课程是经济学+亚洲研究+电影。“这样的选课制度是为了激励那些想做些什么的学生,支持他们的热情。”她说。最后,她选择拍摄一部纪录片作为结业作业。拿着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她利用暑假回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素材,记录城市与乡间人们的生存状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片故土。

她还曾选修了两年日语,得到4000美元奖学金,一个人去了日本三个星期,感受当地的风情。而需要交给学校的,仅仅是往返机票的复印件和一篇文章。“美国大学的资源是堆在钱上的。”贝贝对此感慨颇深。“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潜能,这是我在康奈尔大学感受最深的。我太爱我的母校了,今后有钱我一定捐给学校!”

 

逃离华尔街

大学毕业,贝贝跟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到华尔街一家金融咨询公司上班。位于时报广场的写字楼,光鲜的职业装,步履匆匆间彷佛能操纵世界经济命脉的荣光,最能让职场新人热血沸腾。

那时,她是初级咨询师,面对一个项目成千上万个数据,要保证判断的快速与准确,要在最短时间拿出最好的活儿给客户。早晨9点进办公室,每天十几个小时,加班到半夜是家常便饭,连父母看着都心疼。身体疲惫加上精神高度紧张,贝贝压抑着开心、轻松的本性,每天上班脸都拉得很长。再看同事,不是心脏病就是有其他的病,有人甚至每天上班前都要吐一次才行,她开始怀疑这样的生活真是自己要的吗。

两年的金融分析师生涯,让她把积攒了多年的爱好和才华都封存了:歌声、琴声、油画、表演、击剑都被抛下了,唯有读书幸存下来。“悲惨的生活也给了我另一种灵感,逼急了我开始写诗,饱含了愤怒与无奈的诗歌。当诗写得越来越像那么回事儿时,我突然明白,我离发疯也不远了。不能再忍了!辞职!”她说。

离开华尔街,离开美国,她扛着父母的不解目光,回到国内,在北京找到了现在的这份电台主持工作。在节目里跟听众交流学习英语与读书的心得;不停学东西,重新捡起绘画与钢琴的爱好;过着虽然收入不高的慢节奏生活,她发现从小到达学得那些才艺,居然没一样是浪费的。每次在节目里没心没肺地笑着,贝贝都忍不住觉得幸福:原来可以做自己是那么开心的事。

2010年岁末,她被《瑞丽·伊人风尚》评选为榜样OL(office lady)。她说,这一路走来,读书时的勤奋与上进,是为自己寻找各种可能,丰盈人生,在华尔街的两年,在压力中塑造严谨与负责的人生态度,哪一段人生都有它的意义。而她真正的觉醒,是不让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永远地成为过去,不想为了一份看似诱人的工作和所谓的锦绣前程,失去自己多彩的人生和快乐。

[转载]CRI主持人贝贝专访:从华尔街到摩天轮

[转载]CRI主持人贝贝专访:从华尔街到摩天轮

刊载于《中国女性》2011**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