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爸,您还好吧

(2007-06-17 09:28:01)
      今天是父亲节,无论如何,得跟两三年没见面的父亲打个电话。而且,还得算好时差,乌鲁木齐跟北京有两个小时时差呢,别算错了,把老人家的好梦惊了。
   小时候,父亲在我眼中无比严厉。淘气之后,臭骂一般是逃不掉的,情节严重时,往往还难免一顿“痛打”。记得哪本书上看过,从小挨过打的孩子,自己成年后常常也会动手打自己的孩子。这种“暴力倾向”即使不遗传,至少也是传染的吧。父亲对我的体罚,说是“痛打”,其实程度很轻。毕竟,打不是搔痒痒,无论感觉上的差异有多大,这两种感觉也不可能混为一谈。因此,从我来看,并无任何暴力倾向。小时候跟小朋友动手打架(极偶尔),打之前恨得直咬牙根,等把人家按到地上了,却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
   贝贝很小的时候,我就下了决心,无论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手打她。值得欣慰的是,我的确说到做到了。其间,她的种种顽劣表现曾使我不止一次几乎要违背自己的承诺,但最终我还是管住了自己。
   父亲老了,当年的严厉已被慈祥与平和取代。在没有任何精神负担的情况,我与父亲半开玩笑似地谈心,我问他为什么当年那么“凶恶”,父亲竟然带着些许惭愧的神色,不好意思地说:“唉,那个时候,生活实在太苦了,心情不好嘛。现在想起来,真后悔那个时候动手打你们。”看着父亲的表情,我心里竟有些酸酸的感觉。“呵呵,小时候我们不懂事,净惹麻烦。要不是您严格管教,今天还不定怎么着呢。”这是我的真心话。父亲听了,脸上释然了许多。
   既为人子,又为人父,思来想去,感触良多。父辈子辈间,需要的就是相互理解,理解才能产生爱,理解才能加深爱。子女要理解为父为母之不易,为父为母也应当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从子女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避免在精神上和肉体上伤害孩子。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了“黑窑”的事。这个话题,这些天连篇累牍,铺天盖地,该说的话似乎都说尽了。我只想说一点,某些人群的行为,已经完全可以用“残忍”来形容。一个社会假如出了个把残忍之徒完全是正常的,但如此众多的人丧尽天良,残害同类,荼毒同胞,就着实让人害怕了。
   作为一名普通家长,我做不了别的更多的事,只能告诉我家贝贝:做人,要慈悲,要善良,否则就不配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