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升初新政,怎一个限字了得

(2007-04-21 07:56:02)
 

小升初新政,怎一个限字了得

    本来贝贝明年才升初中,但由于面临北京市小升初政策调整,变数骤然增大,于是按理说本来可以安如泰山的我,也不由得紧张起来了。

    北京市教育资源长期以来分布不均是众所周知的。按区来说,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城、海淀,其它各区与之相比差距甚大,无法望其项背。这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这一现实,导致全市优秀小学生“千军万马奔‘西海’”,历尽辛苦,为的就是把这点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抢到手。为数有限的这些好学校,通过招收大批素质优秀的学生,保证了其较高的升学率,而高升学率又让更多的孩子趋之若鹜——形成了名符其实的“马太效应”。激烈的竞争让这些学校门坎越来越高,即使这样,家长们仍然手捧大把的钞票、带着厚厚的证书踏破学校门坎——他们十分清楚,抢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的未来就有了切实保障,花点钱、受点罪算什么?当然,家长花了钱,孩子费了力,意见当然不会少。同时,比之于优质校,其他学校就要门庭冷落得多了,他们的意见也不小。

    众多意见在“两会”上一集中,于是有了教委的“新政”。

    过去,校方和学生双向选择,都有较大的自主权。条件较好的小学毕业生往往要参加N个名校的入学考试,最后择机确定。学校则通过各种测试,撒下一张大网,恨不得把所有好学生一网打尽。现在,“新政”出台,解读新政关键字,一个“限”字高度概括:电子学籍限择校,特长生招生限比例,三年内取消实验班,证书不作为录取依据,等等。

    无论从哪方面说,贝贝都应算是个不错的学生。如果仍在旧政条件下,报几个学校考考,把握还是有的。但实行新政后,贝贝的路一下子变窄了。尽管我工作单位在海淀,但贝贝的户籍和学籍既不在西城,也不在海淀。这就意味着,明年她毕业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两个区各中学的入学考试,只能就近上个不情愿的学校。好在贝贝是明年毕业,目前还有回旋余地。那些今年毕业的孩子家长,遇到类似情况,用心急如焚来形容,大概不为过吧。

    为了应付“新政”,不得不采取措施。目前,以我有限智力能想出的招,就是在这个学期末仓促地把贝贝转到西城或海淀的某个小学去,以便让她成为名正言顺的西城和海淀区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这两个区诸多名校的报考了。否则,区内招生的新政,让我们连报名都没有资格了。原来考虑把贝贝的户口转到亲戚家,这样可以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比较小。但你有对策,人家有反对策:还要查父母的户口,还要看房产证。三者一致方为有效。

    唉!奈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