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公共场合看到了这样一幕:年幼的孩子不知因何发怒,居然用脚使劲踢妈妈——踢在表情难堪的年轻妈妈身上的那一脚一脚,竟让毫不相干的我,觉得像是踢到了自己的心上,极痛,极痛……联想起这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追刘丧父”悲剧,杨姓女子的所言、所为,也让我的心痛了又痛。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于子女的那份爱,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对此都深有体会。泽被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子女的感恩、孝顺,自然应当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实却并非完全是这样。不时能看见或听说一些为子不孝的事,这些事不单让人不解,简直令人愤怒!我一直在想,那些人之为人最起码的情感,为什么会在一些孩子的心中泯灭,为什么有些自称是人的表现竟然畜类不如。是缺乏父母之爱么?有些情况可能是的,但就多数而言,这类人并不是缺乏爱,而恰恰是被父母施与了不恰当的爱。
父母之爱,极特殊,极不平常,是一种完全不求回报的爱,甚至是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付出的爱。这种爱,在不同父母的心里,几乎是没有区别的。问题在于,这种本质上几乎完全一致的爱,被不同的父母以不同的方式施与孩子,却会导致大相径庭的结果。在这里讨论人之初性善还是性恶,可能会把问题弄复杂了。我宁愿相信,年幼的孩子其实就是一张白纸,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作品,所画的每一笔都很重要,而家长最初画上去的那几笔,尤为关键。
怎样才是真正对子女好?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认识,也有不同的做法。而我最不敢苟同的方式之一就是:对孩子有求必应。 (接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