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能回去过年,但咱也不能自暴自弃,大年夜也包饺子了。做了几个冷菜,还有一个汽锅鱼,过年还是应该有鱼的,特别是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
我是个苏南人,小的时候只知道有馄饨。也学了一手包馄饨的活,包起来又快又好看,一会儿就是一大片。我奶奶那时候说,如果在旧社会,相亲的时候老婆婆看见你这样,一定会很喜欢的。她还说,越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子,就越是勤快手巧。学认字的时候就开始学绣花,正月十五做花灯,端午节包粽子。到了大一点还学做菜。不一定非要做得好,但是要精通。等到家里办酒席时,下人就没办法蒙你。那些油瓶倒了不扶,脖子上挂了烧饼饿死的懒女人,多半是那些穷人家,或者是碰巧发了横财的小户人家的娇娇女。我当时正被骗着学绣花,心里想,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哪有什么下人来蒙我。是这老太太想蒙我多干活呢。
后来慢慢才知道,天底下的老太太基本都认定这个道理。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海边房子有一张沙发,面子已经很旧了,家属恋旧不想扔,买了面料请人家重新做个沙发套。两个专业人员来量了好半天尺寸,又跟家属探讨研究了半天,然后说回去做了一星期以后送来。过了两天又打电话来,说尺寸虽然量了,但做起来还是有难度,想把沙发也运过去。我想再这么折腾下去可以买新沙发了。我看沙发不大,面料也是那种藏得住针脚,不需要对花纹的简单的面料,就说还是我来做吧。花了大半天时间做好了,很服贴,很平整,就象长在上面一样。家属意外惊喜,去报告给他妈妈听。妈妈对儿子说,恭喜你啊,这是个好人家出来的女孩子。你说这两个老太太不会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吧?
话说到了德国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最最正宗的中国人不吃馄饨,吃饺子。而我连檊面杖都不会拿,朋友们一起包饺子时,我只能打下手,洗洗菜,切切姜什么的。幸好那个时候我已经嫁了出去,否则就是“剩女”一个。混好以后,慢慢地允许我包饺子,但是每次出现破饺子的时候,大家都会把责任赖到我身上。我于是就发愤图强了一番。现在不光会揉面,也会檊饺皮,包起饺子来也飞快。如果我奶奶还活着,一定又想把我嫁到旧社会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