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玮
程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95
  • 关注人气:13,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歌

(2007-06-27 22:20:28)
标签:

人生

大漠

自由

分类: 散文集《风中私语》


在语言无法形容,就有了绘画。在画笔无法表现的时候,就有了音乐。在音乐也无法表述的时候,就有了歌曲。这是我的理论,谁也别跟我争,争了也没用。

徐果同学在小学里学唱的第一首歌是《思想是自由》的。他那时候还很小,拿了一张歌谱在那里来来回回地哼哼,却让我听得思绪万千。我刚学德语时,老师也教我们学唱这首歌。这是一首德国19世纪的民歌,可以说是德国人都会唱,它在德国比贝多芬的《欢乐颂》还要普及。歌词说:思想是自由的,没有谁能够阻止。它们就象夜空里漂浮过的阴影,没有人能看见,也没有人能够追踪…..

我过去和他一起练,一直练到他背出歌词为止。我问他,老师跟你们解释歌的意思了吗?他很奇怪地看看我说,为什么要解释,我句句都懂啊。我想,这确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确实不需要解释。可是每次我听这歌时,为什么总是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动呢?我很高兴他学的第一首歌不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我相信那也是一首好儿歌,但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这歌到底想跟孩子说什么。是让孩子们不抬头看马路上的车辆,一心一意去捡钱,还是在警察处理突发事件时,死活去把捡到的鸡毛蒜皮交给人家。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在马路边捡到过一分钱,就是捡到了我也决不小题大作去交给警察。我觉得除了这拐弯摸角的道德说教外,还有更重要的道理要教给孩子。

有一年的秋天在敦煌的鸣沙山拍摄丝绸之路的镜头。其实只是一个历史文化纪录片,只是想拍一个驼队在夕阳下,在沙漠里行走的镜头,用作片头片尾,也就只用几秒钟。但一不小心把场面搞得很大,几十匹骆驼由北向南从沙山的山脊上慢慢地走过,驼铃声声,沙山如海,残阳如血。两架摄像机同时拍摄,一台在空中,一台在山脚下。驼队走完以后,山脚下的摄像师说,他觉得不理想,希望再走一遍。于是用对讲机把指令发过去。驼队开始掉头,行动十分缓慢,并且挤成一团乱成了一片。就在这时,沙漠里突然刮起了大风,坚硬的沙石迎面扑来,让人睁不开眼睛。用飞行伞空拍的摄像师说,这么大的风,他无法起飞。而夕阳在沙尘中慢慢变的混浊黯淡。我听天由命地站在那里,想着这一路的种种周折和不顺,沮丧得很想大哭一场。这时,一直听着随身听的录音师向我走来,他一句话也没说,把一只耳机摘下来,塞进我的耳朵。一个孤独的男声伴着吉它正在低低地唱:“一个人要走多远的路,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他唱的是英文,一遍又一遍,有一种难言的惶惑和迷茫,他好象已经走过了很远的路,不知道还要走多远的路。这时候夕阳西下,大漠孤烟,远处人声驼铃声隐隐乱成一片。歌声里,我生命中逝去的年年岁岁,我生命中爱过的那些人们,突然都从我眼前一一闪过。一时间泪水充盈了我的眼睛。听完歌,我把耳机还给录音师,竟然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他拍拍我说,不要有这么受伤的感觉,这里的man 指的是男人,不包括女人。女人不需要问路,跟着男人走就行。

去年圣诞节的一个晚上,徐果同学在壁炉前弹着吉它,不经意间居然也唱出:“一个人要走多远的路,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明暗的火光在他年轻的脸上闪烁着。这首歌原来也可以唱得这样轻松愉快没心没肺。这样的问题可以一遍遍地问,却不需要有答案,其实也没有答案,歌和人生都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