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来的时候就到过皇家植物公园,还拍了很多花花草草,这次来,总觉得悉尼的花草没有两年前多了,孩子们却说没什么差别,也许是自己记错了吧。
再访悉尼皇家植物园,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一片片的青树翠草。据说,这里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农场,1788年英国人来到澳洲一个月后,就开始在此地种植葡萄了,后来便诞生了澳洲的酿酒业。现在当然是看不到葡萄树了,不免心生遗憾。。。。。。

皇家植物公园里的绿地。位于悉尼城中最显赫的位置,背景就是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它面朝大海。悉尼歌剧院就好比是它捧向大海的一颗明珠。
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株槟榔树(我看像是槟榔),细细的身子,却依然直挺挺的傲立于草坪之上,的确有鹤立鸡群之感。

这两棵树下,有一溜儿长长的石头阶梯,沿阶梯而下,就是公园的草坪了。站在这个角度,可以一览悉尼湾碧蓝的海水。

身边还有这么黑乎乎的一个石墩儿,上面的字儿看不大清楚了,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顺着台阶下来,一回身,就看见了这么一堵墙。墙上有浮雕和字母,说明着这公园的身份。
靠近墙根儿的地上,有这样一块铜牌。
古老的桉树,树根深深地扎进岩石里,只是奋力的把身躯挣脱出来,享受阳光和空气。
百年大树满目皆是,依然郁郁葱葱。
大石头,不知是被风化的,还是被海水侵蚀的,一个大洞连着一个大洞。左面巨大的石洞里可以容纳四五个人就座。
大榕树,那树干粗得,估计要五六个人才能抱得过来。
植物园里的雕塑。一个鸡蛋状的大铁球立在那里,和周围的绿色植物陪衬极其协调,特别是它脚下的那几株绿植,太漂亮啦!
席地而坐,享受阳光,澳洲人就喜欢这样消磨时光。
公园里有很多大松树。落在地上的松果比北方的大圆茄子还大呢!我捡了一个,想带回家,看了看,那松果的底部不大完整,可能是掉落的时候摔伤了,只好作罢。
漂亮的松针如舞女的草裙。
这几株绿植难道是剑兰?但和国内的剑兰又不一样,叶片比较宽大肥厚。(也没准儿就是剑兰,那天在超市看到澳洲的柿子椒,那个头儿,不是一般的大呢!)
榕树下的阅读者。这边的树下都会铺上一些碎木屑,可以保湿吧。
因为带了狗,而公园里不让狗进,所以只好绕着海湾往新洲美术馆走。没走多久,就见到这一块巨大的礁石,被海浪舔舐过的部分露出了岩石的本色。有一个摄影组在拍婚纱照。
海边的阅读者。应该说,悉尼的年轻人比较喜欢在户外阅读,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
海湾的岸边有一个巨大的石刻座椅,这是当年“麦考瑞夫人”怀念英国心切,于是让人修了一个这样的座椅,她坐在上边,面向大海,遥望英国。
英国自然是遥望不及的,眼前的礁石却是历历在目。海水极其清澈,水底的石头、水草清晰可见。
眼前的这块礁石很像一条大鱼的背呢!远处那个圆圆的碉堡状的建筑,就是著名的海中监狱,后来被用作炮台了。
继续前行,一块礁石兀得从绿地里挣扎出来,面向大海,泼洒出层层岩浪。
礁石上的小窝窝,都是海浪的杰作。如果按照通行的艺术门类来分类的话,可以界定为行为艺术。
大自然神奇之手,把这些小窝窝排列得这么艺术。
仔细看看,呵!岩石都被风化了,小窝窝里都是沙砾。
转到这条路上,前面就是新洲美术馆了。悉尼皇家植物公园未到之处还有很多,介绍说光是植物就有17000多个品种呢,等待下次再来探访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