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的现代派诗人里面,我比较喜欢的,除了徐志摩就是戴望舒了。他的一首《雨巷》,不仅把个丁香情结牢牢地镌刻在了新诗的里程碑上,还让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伞,在小雨中飘然而至,迷倒了一大片文学新青年。

李莲英,何许人也?清末内务府大总管,虽位卑为太监却官至二品,是老佛爷跟前红得发紫的人儿,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吧!
李莲英,戴望舒,这都哪儿跟哪儿呀?您今儿个是不是大脑短路了?要么是搭错了一条线?哈哈!别急,且听我细细细道来。
这俩人放一块堆儿说,全是因为两株丁香。眼下京城里正是丁香花的盛放期,常常是冷不丁的嗅到一股子丁香花的馥郁,却还看不见树影呢!那一天在颐和园里就是如此。
有个敦煌曲子词名叫《鹧鸪天》里有这么一小段儿:“亲婉丽,记温存,丁香小院共黄昏。”道的是人间儿女情,写的是丁香小院黄昏景儿,好一幅温情的世俗生活画儿。
黄昏里的丁香小院,多美的小院啊,脉脉温情,香气弥散。。。。。。

呵呵,李莲英大总管就住在这样一个丁香小院儿里。
(哇哇,累死我了,好容易才从戴望舒绕到丁香,从丁香绕到小院儿,从小院儿绕到李莲英啊,我容易么我?嘿嘿!谁让你如此这般的牵强附会,不累你累谁呀?自找的,嘻嘻嘻嘻------)
这就是李莲英在颐和园里的住处,前后两进的一个院落,也是雕梁画栋的。院里没有别的树,就只两棵丁香,都在百年以上了,依然开满了花儿。
花树不太高,但也是枝条舒展,风姿绰约如美人。
东边的这棵既开白花,又开紫花,我猜是两株树苗种在了一起。紫色的丁香更娇俏丽。
满树的花朵在正午的强光下,颇有些晃人眼。
长长的枝条探入檐下,好想要窥探屋主人的秘密。是啊,不知道当年的李大总管,在这里思谋过多少阴谋呢?
淡淡的花香,斑驳的彩绘。。。。。。
白色的丁香如粉琢玉砌一般。
紫色的透着高贵典雅。
院墙都垒了遮雨的檐儿,可见其奢靡,但却给咱这丁香配了绝好的背景。
西边的这棵白丁香开的异常繁盛,枝条上的花朵密密匝匝,如堆雪一般。
遥想当年,李大总管当值回来,可也曾在这花下徜徉或踟蹰?他是否也有着戴望舒一般的丁香情结?
不管怎么说,这两棵老树也算是李大总管的密友了吧?且不说什么情结不情结的,就是那些别人看不到、听不见的秘密,这两棵丁香老树怕都是做了目击证人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