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赶快把这教堂婚礼进行完毕,不要让我的朋友久等了。
在两场婚礼的间隙里,我终于走进了东堂——这个多次企图进入都未能得逞的地方。呵呵!不由得一阵窃喜。。。。。。(各位知道我是怎么进来的么?不是翻墙啊!我是手拿相机,混在人家摄影队伍里,堂而皇之的进来的!不过,看我这手里的家伙什儿怎么也不像干专业的呀?怎么没人拦我呢?诶!那新郎新娘还没有个亲朋好友的也有个业余爱好么?凑个热闹呗!)
废话不说了,上照片!

教堂里面是这样啊!和国外的一样呢!外面的石碑上还说进行过改良了,哪改良了?没看出来么!

吊灯也是那么样的华丽。注意到了么?那个穹顶的图案就叫做棕榈顶,教堂大多用这样的穹顶。

仔细看看这盏灯。不是很大,但比较精致。

高大的深色大理石柱子,很光滑,一定是上好的天然大理石做的。

两边墙上挂着彩绘的宗教故事画。

墙边摆着好多书,都是圣经一类的,供信徒使用的。

右手有一个小小的忏悔室,但是没有帷幕。我知道,这是教徒和我主上帝打电话的地方。需要上帝指引的时候,教徒就跪在那块板子下面,后面的教士会聆听他的忏悔。

纵向看就是这样子的。替耶稣传递福音的的教士就坐在这块板子的后面当值。

这是隔板上端的耶稣受难像。

远远地拍了一张,自知对人家有点不敬,很惭愧。光线不太好,但是从姿势上就可看出,那个忏悔的人很虔诚,急于得到上帝的指引,而那个教士呢,也很认真的说着,虽然明知隔板后面的那个人看不到他的动作,仍然做着手势。

圣水盆。在国外我从没见过镀了金的圣水盘,无论是巴黎圣母院,还是科隆大教堂,圣水盆都是石质的,有的还很粗糙呢。(这也许才是为了适合国情而做的改良呢!)

这个还不错,看样子是个古董呢!质地像是景泰蓝的。

圣主圣子台。

长长的蜡烛,没有点燃。

捐款箱,(像是寺庙里的功德箱)但是我没看见有人捐钱。

这也是圣水?让我大惑不解,这种保温桶现在哪个单位还用呀?

抬头上看,
哇!花窗!彩色玻璃花窗!这么看还是有点意思的!

再来一张,比从外面看着漂亮多了!

看看图案吧,很精美,不是么?虽然表现的不是宗教故事,但也有特殊的美感呢!(这又是一大改良吧!)

无意中低头,看到了这样的提示。呵呵!
(这才是真正的改良呢!国人常以为那是搁脚的地方,因而大大咧咧的把脚搁上去,没准一边踩一边还纳闷呢,一个踩在脚底下的玩意儿咋还包着皮子,弄得跟沙发似的?)

果然有教徒在虔诚祷告呢!

还有活动安排表,跟我们的课表似的,一节一节的。

正在我忙着东张西望不亦乐乎的时候,音乐响起来了,麦克里一个声音洪亮的神父开始主持婚礼了。我赶紧佯装亲友坐到椅子上去,就这样误打误撞的观摩了一次正宗的教堂婚礼。

神父在问那两个人的誓言呢!我觉得洋教婚礼里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一节:”不管。。。。。。。不管。。。。。。。我愿意。”这是人生一种很神圣的承诺。

接受了神父代表天主的祝福后,一对新人非常激动。在亲友热烈的掌声中,他们牵着手缓缓的步出教堂。我这个天主面前的另类,也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祝福。

新人在教堂前和众亲友合影留念。

下一场婚礼的新人已经严妆待发了。

呵呵!这边还有一对呢!

他们还在商量着婚礼的各种事宜吧,毕竟幸福的新人都想把婚礼办的好到极致,不留一点瑕疵。(这时的我却生出一个怪念头,很想知道频繁主持这样的婚礼,教堂是不是收费呢?如果收费的话,那教堂可是要发大发了!)

走出东堂,门口还有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呢!不用说,这肯定是影楼在给顾客拍外景呢!这影楼的老板太有经济头脑了,这样的背景,连道具都省了。看来教堂婚礼这块蛋糕还可以再做大一点儿!

教堂小广场的南侧,一道雨帘似的瀑布画出了优美的曲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