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一天,冒着头伏的湿热我来到了王府井,老北京的景致没什么看头儿,却邂逅了一场王府井东堂的正宗西式教堂婚礼,嘿嘿!纯属搂草打兔子,意外收获颇丰啊!

东堂,挺有名的天主教礼拜堂。我来过好多次了,不过都是路过,就像这次一样。东堂的外观没什么变化,还是那样。规模不够大,尖顶也不够高。不过这不妨碍它成为天主教徒们的圣地,据说,常住北京的外国信徒们,每周日都会来做礼拜呢!
而一到了圣诞节的平安夜,这里就成了国人的天下,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信教的加不信教的,都到这来相聚,聆听平安夜的钟声,共度平安之夜。

东堂前面的牌楼——我就觉得这么叫最能被咱北京人理解,其实西洋里怎么称呼,我是有所不知。

进了牌楼,一棵大槐树的树荫里,有这么一个方放整整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东堂的出身和简历。朵朵槐花散落在他身上,平添了一点老北平的风韵。

抬眼看,左手有这么一个凉亭,里面供奉着圣主和圣子像。凉亭的造型很是西化,没有一点中国元素。

走进教堂,大门紧闭。我每次来都是看到大门紧闭着,不知为什么,而国外的教堂却总是敞开着,随时可以进去的。(也许这也是入乡随俗,为了适应中国国情呢!)

中间正门的顶上是这样一个石质的徽章,中间的那东西像是条蛇,细看又不像,,,,,,,呵呵!无限困惑中,谁为我答疑~~~~~~~~~·

正门进去是一个门厅,也许叫门廊更合适。

两边的拱形门洞恰到好处的撷取了外面的绿色植物,带给人无比清凉的视觉。

回廊里的灯具很古朴,真的很像十七八世纪里伦敦街道的路灯呢!

二道门永远都关闭着,门上的木雕花草虽然精致,但也不如庭院里那些月季好看。

门廊的石基上有精美的花纹。

这些石刻显然已经不胜岁月的“抚摸”,早已沧桑得不行了。

这小花最喜人的就是它那长长的花蕊,正悄悄地吐着芬芳呢!(哼!都已经变成石头了,还不忘了招蜂引蝶呀!)

这是什么花的花瓣呢?看着像菊花,对吧?

这小小的玫瑰花窗,有点。。。。。。有点。。。。。。唉!直说吧,有点寒酸哪!

侧门也是关闭着。

彩色花窗,看不出色彩的彩色花窗。呵呵!和国外的没法比呀!

教堂的后身,有点像咱们的徽派建筑,就是缺少一道马头墙。

这也叫彩色玻璃花窗?既没有逼真的宗教人物故事,也没有美丽的图案、花纹,就是一块一块呆板的彩色玻璃片接在一起,真是没法入我的法眼哪!
各位,不妨看看悉尼的教堂:彩色玻璃花窗 剑桥教堂的彩色花窗

后院里这小小的草坪葱绿葱绿的,一棵开满黄花的小树亭亭玉立。

从这个角度看东堂,东堂显得高大了许多。

正在我继续寻找入户门径的时候,大门忽然开了,呵呵!里面灯火辉煌啊!原来有人正在里面举行婚礼呢!只见一对新人在音乐声中缓缓步出礼堂,我这个急呀,那两位摄像的把新人遮挡了个严严实实。
这就是我所说的邂逅东堂婚礼?那不是糊弄您呢么!预知端地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