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爸爸妈妈(九)

(2009-03-13 13:19:40)
标签:

家庭

二姐

无冬历夏

清明

弟媳

甘家口

敦促

清明时节雨纷纷

杂谈

分类: 心情港湾

                                 清明将至  

    不知不觉的又快要到清明了,操场后面的玉兰花苞都悄悄的鼓胀起来了。

    这几天,总是时不时的想起过世多年的父母。

    虽然已是冰河解冻,草木萌发,但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日子里,清明,这个让人悲戚的时节,总是欲罢不能的如期而至。

    不知怎的,父母去世的年份和具体的日期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记得的只是季节。也许,它们散碎在记忆的深处,不想让我再完整的拼接起来。也许,。。。。。。弄不清的什么原因。

这究竟是造物弄人,还是自己的潜意识里就有意无意的排斥那些日子呢?

    往事不堪回首。。。。。。

    都是在冬季。

    到现在我还记得母亲临终时那令人心碎的场面。母亲在病重的期间一直都很清醒,这种清醒也让她更加清晰地经历着痛楚,但是我没有听见她哭喊,甚至连呻吟都没有,而这是最令我无法释怀的。

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治疗也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当母亲意识到大限将至的时候,她是那么从容平静的安排了自己的后事,把年迈的父亲托付给了弟弟和弟媳,还有几件母亲自己认为的好衣服送给谁之类的嘱咐。

    母亲没有什么私房,仅有的首饰就是二姐给买的一对耳环,还有一只不大的戒指。(后来,这些东西是谁给买的就又给了谁)虽然子女们都工作了,父亲是三几年的离休干部,待遇也不错,家里的生活好起来,但母亲对这些东西看得很淡,从不与人攀比,尽管她的几个老姐妹里有那种穿戴的金光璀璨的,她也从不不羡慕。

    该说的说完之后,母亲开始静静地等待,等待死神的来临。我们几个围在母亲的病床前束手无策,直到命若游丝的母亲嘴角微微的向下一撇,从此命归西天。。。。。。

    “质本洁来还洁去”,我相信,母亲在西天一定过得很好,而且,依然用她那颗慈爱之心护佑着我们,护佑着她的孩子。今年春节在杭州,看到了灵隐寺门口那个大大的影背,那上面“咫尺西天”四个大字更让我坚信这一点,尽管我不是佛教徒。

    还记得最后的那几天,我们几个子女轮流陪床,有一次因为困倦,我就趴在病床的栏杆上休息,(凡是下了病危单子的病人床上就会加那种铁质的栏杆)母亲还提醒我摘下眼镜。

    母亲为我操心最多,也许是她最放心不下的,这让我想起来就很内疚。临终前的母亲突然抬手在我的右颊上轻抚了一下,说了一句给我的话,哪句话至今不忘。那是给我的开导,也是对我的慰藉。慈爱善良的母亲啊!你到死也是不会去责备别人的,所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此宽容。宽容的对待所有的事,所有的人,甚至于伤害过自己的人。

    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来自父母的这种豁达、宽容、平和对我的影响究竟是正还是负?工作了三十几年的我,既不会争也不能抢,更不擅于(不屑于)算计、巴结什么的,快退休了,回头想想,很是茫然。

    父亲是突然去世的。心衰,猝死。得到消息的时候我正在外面住会,好像是进修学校召开的一个中考命题组的总结会。早上,二姐把电话辗转打过来的时候,听筒里的声音是那么的惊竦、慌乱、还有悲伤,夹杂在一起。一刹那,泪流满面,我只是泪流满面,不知道自己胡乱的说了些什么。

    进修学校的李保民校长特别派了一辆车,还有小姚老师陪着我,把我从昌平一直送到通县。

    进门的时候,父亲已经停止了呼吸,救护车也开走了。父亲躺在床上,神色安详,体温尚存。姐姐悲怆的一边哭一边诉说着经过,断断续续,泣不成声。我坐在父亲身边,拉着父亲的手,脑中一片空白,我不知姐姐都说了些什么,也不知自己听见了没有,一路上泪流不止的我此时竟然没有了眼泪。

    父亲没有多少痛苦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父亲是幸运的。在苍老到思维如孩童般稚拙的时候,在衰弱到生命如风中之烛般飘忽的时候,是姐姐和姐夫给了父亲体贴、周到的关怀,细致、耐心的照顾。所以在我的心里,他们永远都是我最最感激的人!这句话,我从来没有对他们说过,但是我心里有。

    母亲去世后的父亲孤独的很,父亲是那种家里的事横草不拿,竖草不动的人,妈妈常常嗔怪:你爸,饭摆上桌子还得叫,才知道吃饭哩!这样一个生活上依赖性很强的老父亲,一下子没有了老伴儿,真是栖栖遑遑。爸爸不愿呆在家里,经常是一个人出去溜达,从甘家口出发,一走就走到西单,走到天安门,有一次竟然走到了建国门那边。就这样天天的往外跑,无冬历夏,直到后来走迷了路,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愚昧的我们到这时竟然都还没有意识到,父亲的记忆力减退,方向感的丧失,可能是患了老年痴呆症了,还责怪他,不让他再跑那么远)那时候的父亲很瘦,瘦到皮包着骨头了。问他什么,都不说,只是勉强的笑笑。每次去看父亲,回来后我都要难受好几天,想起来就很揪心,那种揪心的感觉到现在还很真切。可是依我那时的情况,也无能为力,这样说也许是在为自己的不孝开脱吧!

    后来父亲去了通县的二姐家。二姐就此退休,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无微而不至。就这样,二姐和二姐夫给了父亲安稳舒适的晚年,一直的到最后。

    古人说“羁鸟恋旧巢”,我和二姐都知道,父亲一直没有真正把通县当作自己的家。在他的意识里,只有甘家口,那个从五二年进北京不久后就定居,和母亲一直住了三十多年的甘家口,才是他的家。还记得当时为了说服父亲去通县,是我,哄骗父亲说,甘家口拆迁改造了,他的小儿子都去丈母娘家暂住了,所以不能回去了。就这样,父亲才同意的。到后来,不知父亲是不是知道了底细,就没有再提回家这回事。一个弥天大谎,可是没办法,只当它是个善意的谎言来原谅自己吧!毕竟,父亲的生活品质从此沧海桑田。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理解的。

    还记得父亲住甘家口的时候,那时母亲还在世呢。有一次,我看见父亲的半边脸都青了,好像是摔的,问他,他轻描淡写的说是不小心碰了。当时我就不相信,追问之下,才说了实情。原来弟媳要上夜班,所以孩子就由奶奶带着睡,父亲就只好睡到外屋的长沙发上,那是个可折叠的大沙发,打开来就是一张床,可是父亲嫌每天拆来折起的麻烦,索性就睡在那窄窄的一条上,夜里翻身,不小心摔到地上,把脸都磕青了!那些淤青好几天才下去。

    唉!那是我们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哪!

    父母就是这样,为了子女,为了子女的子女,自己什么辛劳都不怕,什么委屈都能受。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呢?只顾着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没有有意识的敦促父母定期的体检,及时的就医呢?醒悟了,也晚了!

    写到这里,心脏一阵阵的收缩,视线也迷糊起来。。。。。。

    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

    清明将到未到之时,最是悲情难抑。。。。。。

 

另:其它的几篇链接在这里,方便您阅读,感谢光临!

          我的爸爸妈妈(一)  我的爸爸妈妈(二)  我的爸爸妈妈(三)  我的爸爸妈妈(四) 

          我的爸爸妈妈(五)  我的爸爸妈妈(六)  我的爸爸妈妈(七)  我的爸爸妈妈(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江南美食飘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