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教堂里都会有烛火,每一点烛火都代表着一颗心,一个信念,一个愿望,一个期盼。因而这些烛火才是教堂里最动人的景象。无论是科隆大教堂,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是如此。
还记得第一次在教堂里点烛火,那时懵懵懂懂,看着别人点那个烛火,觉得好玩,上去就点,后来才发现,所有点亮烛火的人,都会先在一个盒子里投入一枚硬币,一块钱或者2块钱。
原来,点这烛火是要捐钱的啊!真不好意思。但有时也会看到有游人恰巧没有硬币,没有捐钱也点了烛火,好像也没有人制止或者侧目什么的。是的,宽容么,主的宽容,也在此体现出来。呵呵,怎么把自己搞得跟教徒似的了,不是,我这是在为自己的莽撞开脱呢!
还是看看悉尼圣玛利亚大教堂里的烛火吧!

火树银花。用这个词形容不为过吧?这个烛台上最大的那一圈正对着相机的那两点烛火就是我点亮的,它们代表了我的两个愿望。

远看这棵烛火辉煌的树,真的很美!我是在那里凝视了许久,不知道脑子里都想了些什么,我的周围也有几个像我一样愣怔的游人。应该说,沉陷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即便是不信教,也会被它所营造出来了宗教氛围感染的。

一排这样的树就有了规模,蜡烛们散发出来的黄晕的光给所有人的身上都镀上了一层薄纱般的金色,每个人的表情、身形都变得朦胧起来。
就在这时,乐声响起来,唱诗班的歌声响起来,那音色像埙?像萧?像长笛?舒缓而悠扬,圣洁而空灵。所有人的灵魂仿佛也随着那有些无奈又有些迷惘的旋律一起回旋、飘浮在穹顶之下。。。。。。

点点烛光,缕缕纤阳。教堂里的色调被它们俩营造的温馨无比。如果我是画家,写实就可以了,写实就能够表现出教堂的独特神韵。怪不得那些信徒们会一来再来呢!信仰就是由他们薪火相传,绵延不息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