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养心第一步:起居习惯

(2014-09-29 16:28:29)
标签:

宝宝

孩子

规律

早晨

作息

分类: 专栏

宝宝养心第一步:起居习惯

文/邹春蕾(Rayman妈妈) 国际注册营养师   编辑/张琳  


       古代育儿经有一个重要的精神理念就是——养儿先养心。在中医典籍中是这样强调的:“子在胎内,随母听闻,因外象而内感”。胎教中也要求母亲“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这种理念着重于在胎儿禀赋未定时,用母体的身心的端正诚敬来调整胎儿的心神安宁。现代育儿理论中无论营养或心理,也有“母健儿平安”一说。
       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空与大地。晴空万里养出的孩子心性豁达,雷雨滂沱养的出孩子敏感谨慎,脚踏实地养出的孩子稳重宽厚。作为孩子最亲密的第一教养者,在孩子出生以后,如何去养心呢?
起居习惯影响宝宝健康
  育儿方式和成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现代人与自然的割裂,对技术的迷恋,过度的物质消耗,对营养剂的依赖,黑白无序的生活起居……这些都会潜移默化我们的育儿生活和孩子的成长。
      学习古代先贤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与孩子共同寻找在大自然中应有的位置,顺应天地自然、四季更替的法则,根据不同体质特点饮食起居,重新回到健康生活的轨道上来,育儿生活将是快乐而富足的过程。
             《24节气营养育儿新主张》Rayman妈妈
  一年有24节气,一日有12时辰(子午流注表),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子午流注把人的脏腑在12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如果能充分利用好12时辰人体脏腑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和家人的保健方法,将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非常有好处。
  我在讲课的时候谈过关于婴幼儿生活规律的问题,例如:小宝宝晚上睡眠时间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长大后的气血水平和健康状况,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9点至早晨5~6点,最晚不能超过晚上11点。现在中国70、80后的中青年中,农村出来的孩子气血水平要、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远远比城市孩子的高,这与小时候的睡觉习惯很有关系。如果宝宝在3岁之前能一直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这将成为他的基本生活规律,休养生息的同时也在积累自己的健康能量。
  孩子首先是个社会人,进入小集体亦或大社会,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自理能力和社会就交往能力。如果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没有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孩子很可能会因作息时间与家庭生活不一致而不愿意去幼儿园,或因不习惯而无法融入集体生活,对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律生活不适应而出现各种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人格、气质的形成。为了孩子未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家长应帮助宝宝形成一个科学、规范、有序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家长如果在规律生活的基础上配合短期的食疗,效果就会非常明显,长期坚持,孩子则将形成一个健康的基础体质。
生活习惯可以细化到每一个时辰
  婴幼儿的健康作息规律,大到一年的24节气、小到一日中的12时辰,细到宝宝出生后的各种细节培养:
  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比如早晨6~7点之间)叫醒宝宝。早晨定时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来,利用光线的刺激让宝宝知道白天和夜晚的区别;对于无论如何都起不来的宝宝,可以在起床前一点点地调亮房间的光线。
  起床后可以帮助宝宝认识早晨。给宝宝擦脸的时候告诉他已经是早晨了,要洗好脸迎接新的一天。进行早晨的“仪式”,如洗脸、换衣服等。养成凉水洗脸的好习惯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早晨洗脸的时候要告诉宝宝,已经是早晨了,要洗好脸迎接新的一天。
  Tips
  早晨起来嘴巴有异味的宝宝,应先给予大麦茶或温水清理口腔、滋润黏膜。月龄较小的宝宝,妈妈可以用纱布沾淡盐水缠在手指头上给宝宝做口腔清理。

  起床后给宝宝拿便盆,告诉宝宝要拉臭臭,建议家长要在这个时间段内给孩子养成早晨大便的好习惯。大一点的宝宝,还要告诉他今天外面是什么样的温度,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天气,要做什么准备(例如:雨天要给出门工作的爸爸准备雨伞)等。
  晚上要给宝宝换好睡衣,告诉他已经是晚上了,要舒舒服服地睡觉。时间久了,宝宝就会通过自我感知对昼夜和生活内容进行区分。
  Rayman妈妈温馨提示:帮助宝宝建立一个良好规范的作息时间有助于他未来的生活、工作和成长,是父母给予宝宝最大的一笔财富!
喂养作息不规律对孩子也有很大影响
     1.喂养时间不规律
     很多幼儿园老师反映:家长作息时间不规律和喂养不当对孩子影响深远。比如宝宝在幼儿园已经吃过晚餐了,爸爸妈妈下班后七八点到家吃饭,宝宝看到眼馋,跟着多少要吃点东西,这样整体摄入量就增加了。中医强调“胃不和则寝不安”,摄入过量和摄入时间的不对很容易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导致血液大部分跑到胃肠帮助消化,而大脑处于缺氧状态,必然影响到睡眠中的发育(夜晚睡眠状态下的发育是清醒状态下的4~5倍)。
  2.进食习惯不规律
  有一些家长,未能给宝宝养成饭后漱口、刷牙的好习惯;更有很多家长习惯在宝宝睡觉前给宝宝一瓶奶,宝宝吃着吃着就睡了,也不用费心费力地哄宝宝睡觉……这样很容易使宝宝患龋齿。北京一所著名公立幼儿园的调研数据显示:该园3~6岁的宝宝龋齿率高达40%~50%。
  边吃边玩也是孩子常见的问题,甚至有些宝宝养成吃饭看电视、玩闹的习惯,这绝对是家长的教养问题。边吃边玩边,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食欲不会很好。同时食物在口腔不会认真咀嚼和研磨,颗粒粗大,没有经过唾液淀粉分解酶的作用就直接进入肠胃(起步工作就没做好),而肠胃代替牙齿和口腔的功能,增加消化负担的同时,本职的精细运化功能也完成不了,使得整个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吸收率和蠕动率大幅度下降。
     Tips
     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血液和能量都分散在大脑和肢体上,没有集中的消化系统帮助运转,也是吸收率降低的一个原因。

       因为不好好吃饭,所以就总是要喝奶或吃零食,消化系统该休息的时候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该出力的时候能量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对于这种边吃边玩的宝宝,建议家长掌握好宝宝的能量消耗时间,中间不要给予其他食物补充,等宝宝主动索取食物时,主观和客观上对食物的吸收和利用率都会大幅度提高。
       Rayman妈妈温馨提示:规律的作息生活和均衡的饮食习惯,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和自己每天都有一个微妙的变化。母亲的温柔敦厚之美,父亲的浩然理性之气,这种厚积薄发,会让孩子身心有一种饱和的力量。这个过程,谓之:养心。
     宝宝养心第一步:起居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