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这不是在捣乱!

标签:
敏感期儿童秩序楼梯孩子 |
分类: 幼儿心理 |
别误会,这不是在捣乱!
文/孙瑞雪
当你的宝宝过完1周岁生日,他对世界的探索就更深入地展开了。他的好多行为是不是让你既开心感叹又有些惊讶不解?比如,他喜欢把书架上摆得整整齐齐的书本扔到地上,然后潇洒地走开?再比如,他会不厌其烦地穿梭到卫生间、厨房,学你的样子拿着铲子“炒菜”,把锅砸得叮当响……其实,这是宝宝的另外一个敏感期开始了,作为妈妈,一定要小心保护好他的这个时期。
12~18个月,宝宝处于哪些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爱扔东西的楠楠
1岁5个月的楠楠不久前刚学会走路,他喜欢扶着床边走。看见床上的枕巾,拉下来扔在地上,很满足地看一看,继续走;看见书,把书推到地下;自己的玩具也一件件通通往地上扔。有时候,他扶着墙走到鞋架旁,把鞋架上的鞋一个个全扒拉到地上。
空间、时间的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个敏感期,因为透过时间和空间,我们一下被界定在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在早先还是一个感觉的状态,在其后的发展中,位置就逐渐转换秩序。如果没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就不会发展出更为抽象的秩序。
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我们设想,幼儿早期可能以为自己和外界是一体化的,要明白自己和它物是分离的、物与物也是分离的道理,幼儿需要2年至3年的时间。当他能够行走、能使用手,移动物体就成为幼儿早期探索世界的集中表现。手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空间的敏感期接踵而至,使孩子开始“征服”他能够涉及的任何地方。
迟到的“走楼梯”
2岁7个月的樊真刚来我们班,大概是还没适应一个新环境吧,她显得很胆小。吃完早餐,我见她站在楼梯边,一直不动地盯着楼梯看。我走到她身边,伸出手,她把手放在我的手心,我们一步步地走下楼去。下楼过程中我告诉她下楼梯的正确方法:手抓住旁边的扶杆,眼看着脚下的台阶,一级一级地走。
来到院子里,樊真松开我的手走向一个有台阶的地方,然后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走。她的动作很缓慢,从9:30到10:30整整1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一直在这样走,走累了就坐在楼梯上休息,然后接着走。我发现她此后的每天都重复这一活动。很快,她就能独立在大厅及院子里四处活动了。
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2岁前出现。这时,儿童开始喜欢在楼梯上爬上爬下,先用手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试着用脚来判断。因为成人总担心这样危险,并觉得孩子用手摸地不卫生,常常阻止、破坏了这一敏感期的正常发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一敏感期往往滞后到2岁半甚至3岁才出现。
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爱捡绿豆的小朋友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幼儿园。她的孩子1岁2个月,刚刚会走。在参观时,我发现这个小宝宝总是停下来,去看地上的小东西。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粒绿豆。她捡起绿豆,用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地把它捏在指尖,并且还不时地用眼睛搜索着周围的地上,看还有没有绿豆。于是我也蹲下来,帮助孩子寻找。这时,一种感觉油然而生,生活原来可以与自然这样的接近。而儿童的生命就是这么的接近自然。
捡东西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1岁到1岁半左右,是儿童能够将手的活动和整个身体的平衡联系起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腿是儿童的运输工具,把儿童从这里带到那里,而手就用来探索和工作。随着手和身体平衡的发展,儿童的手和腿都开始有力量了,他们的活动开始变得灵活起来。对儿童来讲,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就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
秩序的敏感期:必须要这样做的萱萱
模仿的敏感期:爱去厨房的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