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产品,蚊虫无处可逃

标签:
避蚊胺蚊子桉叶油奇葩卡瑞 |
分类: 生活照顾 |
选对产品,蚊虫无处可逃
文/余高妍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驱蚊产品,网络上也流传着各式各样的驱蚊怪招,最近,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有家长在讨论用什么样天然的方式能让孩子们远离蚊子的滋扰。作为一个特爱招蚊子又充满好奇心的人,在与蚊子斗争的三十多个夏季中,我也曾尝试过一些坊间流传的“驱蚊妙招”,换回来的通常是一堆蚊子赠送的大红包。
见证“奇葩”驱蚊招
1.天然植物的驱蚊香囊和手链
奇葩指数:★
一些天然植物(油),如,柠檬草、驱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确实具有一定趋避昆虫的作用。理论上,天然植物油的产品价格应该比较高,市面上几元钱的产品绝对不可能是天然的,如果是化学合成精油,对人体通常还是有害的,而且容易发生过敏等现象。即使是天然植物油,除非气味足够浓烈,不然蚊子只是不会停留在香囊和手链上而已,然而,浓烈的气味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2.维生素B1喷洒全身
奇葩指数:★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B1并没有神奇的驱蚊效果。当然,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涂抹或喷洒在皮肤上,对皮肤也不至于造成什么危害。
3.穿着浅色衣物
奇葩指数:★★
深色衣服招蚊子有一定的道理。蚊子的视觉系统在昏暗环境中较为活跃,但只有当蚊子接近目标后,视觉才开始起到作用。蚊子寻找和定位目标主要是根据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机体释放的热量,皮肤和汗液释放的乳酸、丙酮、辛烯醇等物质。新陈代谢较快的人(孕、婴、童),大量出汗的人,企图以穿着浅色衣物就想在蚊子面前蒙混过关,恐怕也太小瞧蚊子了。
4.电子驱蚊器
奇葩指数:★★★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电子驱蚊器对害虫或鼠类有驱避的效果。假使这些产品有效,就必须能够发出超声波,但长时间超大剂量的超声波或可能损害人体健康。我出于好奇曾经也买过几大品牌的电子驱蚊器,驱蚊效果实在不敢恭维,有的还会发出“嗡嗡”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嗡嗡”声简直让人无法入眠,长期处于“嗡嗡”的噪音中,不仅会感到情绪烦躁,也会产生其他的生理不适。
5.泡澡时放上八角茴香
奇葩指数:★★★★
有一些研究发现,很少量的二氧化碳就能够吸引蚊子,人体的体味是在蚊子接近时才变得重要起来的。试图用足量的八角和茴香泡澡掩盖体味,并不一定能达到良好的驱蚊效果,只会让周围人联想到红烧肉。
6.吃大量的大蒜
奇葩指数:★★★★★
驱蚊常用的原理无外乎是,干扰蚊子的感受性或影响蚊子对气味的识别。如果吃上足够多的大蒜,浑身上下散发出浓烈的蒜味确实会让蚊子感到厌恶,但同时也会令周围人感到厌恶。
哪些人更容易招蚊子?
生活中确实有些人更容易招蚊子,蚊子寻找和定位目标主要是根据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机体释放的热量,皮肤和汗液释放的乳酸、丙酮、辛烯醇等物质,目前还没有可靠证据证明某种血型对蚊子更有吸引力。通常,新陈代谢较快的人体(孕、婴、童),大量出汗的人体,更受蚊子的亲睐。因此,洗澡和适当使用安全有效的驱蚊或灭蚊产品是远离蚊子的不错办法。
认识常见的驱蚊成分
首先有必要区分一下驱蚊产品和灭蚊产品。驱蚊,顾名思义,只是驱除蚊子并不是杀灭蚊子,灭蚊,是指杀灭蚊子。我们讨论的都是驱蚊产品。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的常用驱蚊成分有:DEET(避蚊胺);IR3535/BAAPE(驱蚊酯);Picaridin/icaridin(派卡瑞丁/埃卡瑞丁);Oil
of lemon eucalyptus(柠檬桉叶油)。
1.避蚊胺
避蚊胺(DEET)是1946年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研制的广谱驱避剂,1957年在美国环保局登记注册开始民用,至今已有60余年。
避蚊胺是驱蚊成分中被研究得最多、应用得最久的,它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是其他产品的“参考标准”。避蚊胺外用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过敏。
2.驱蚊酯
驱蚊酯(伊默宁,IR3535)被认为是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的广谱驱避剂。美国环保局认为,驱蚊酯在消化道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使用时都没有明显毒性,仅在接触眼睛时可能产生刺激,而且它对环境也没有明显的危害。不少研究表明,10%~20%的浓度,同浓度的驱蚊酯和避蚊胺的驱蚊效果不相上下。
3.埃卡瑞丁
埃卡瑞丁(派卡瑞丁,Picaridin/icaridin)是1998年由德国拜耳药厂研发的广谱驱避剂,也被认为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DEET外用皮肤常有过敏等不良反应,而埃卡瑞丁与皮肤的相容性则非常好。
4.柠檬桉叶油
柠檬桉叶油(Oil of lemon
eucalyptus)是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的驱蚊成分中唯一一种天然植物成分。在驱蚊这件事情上,“天然”可真不是有效的代名词,尽管如天竺葵(驱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植物油都可能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因为挥发性高,保护的时间通常都很短,需要反复涂抹才行。
常用的驱蚊液怎么选?怎么用?
1.别害怕“农药”的名称
驱蚊液/花露水是“农药”,有农药批准文号,大家别为此感到惊慌。其实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它们天生就是“农药”,但在合理剂量内使用都是安全有效的。驱蚊液/花露水在美国归环保局监管,在中国归农业部监管。我们市面上常见的驱蚊液/花露水中的主要成分不是避蚊胺就是驱蚊酯(所谓“不含避蚊胺”通常可能是含驱蚊酯),当然也有号称以柠檬桉叶油或香茅草等天然植物油为主要成分的驱蚊液,如果确实是以天然植物(油)为主要成分的驱蚊液,其实驱蚊效果不见得会很好。
2.选驱蚊液,根据环境来定
如果是在蚊子不多的环境中短时间(2小时以内)防蚊,可以尝试购买天然植物(如柠檬桉叶油)为主要成分的驱蚊液,如果使用后觉得防蚊效果不错,就不必考虑购买其他的驱蚊产品。
如果使用后觉得防蚊效果不佳,或是需要在蚊子较多的环境中较长时间(4小时以上)防蚊,则考虑购买10%以下浓度驱蚊酯(或避蚊胺)的驱蚊液。购买时选择无酒精成分。
Tips
美国儿科医师协会认为2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可以使用含避蚊胺30%以下的产品;加拿大卫生部禁止市面上销售含避蚊胺30%以上的产品,建议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使用此类产品,并建议2~12岁儿童使用含避蚊胺10%以下的产品,且2岁以下儿童一天使用不宜超过1次,2岁以上儿童一天使用不宜超过3次。
3.涂抹驱蚊液要注意
※避免宝宝自己使用驱蚊液,必须在成人的帮助下使用;
※先将驱蚊液涂抹在成人的手上,用手在宝宝的皮肤上薄薄地抹一层,能覆盖外露的皮肤就可以,千万不要过量使用;
※避开眼睛、耳朵、口腔等部位;
※避免涂抹在手上,防止经手入口;
※避免涂抹在伤口上,防止经破溃的皮肤被人体吸收;
※从室外返回室内要彻底清洗掉皮肤上的驱蚊液;
※如果发生皮肤过敏应立即彻底清洗并停止使用。
最后,我想说,物理驱蚊的方法是最安全的,而且有些方法的驱蚊效果还比较明显,比如长袖长裤、纱窗纱门、蚊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