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眼部问题

标签:
宝宝斜视睑腺炎霰粒肿眼睑 |
分类: 健康宝宝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宝宝是妈妈的心肝儿。为心肝儿们守护好那扇通往心灵的窗户是每位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爱眼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再一次回顾有关眼睛的点点滴滴——
发育篇
视觉是如何发育的
视觉发育,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发展非常快。
1.刚出生时,孩子还不具备正常成年人的视力,但可以看见物体。
2.新生儿对大的物体和人脸、鲜艳的颜色有反应。
3.多数3~4个月的婴儿能将眼睛聚焦于很小的物体,一些婴儿甚至能分辨颜色(尤其是红色和绿色)。
4.4个月的婴儿两眼能直视,可协调运动,从而获得深度视觉(双眼视觉)的发育。
5.1岁的孩子视力能迅速追踪移动的物体。
虽然,婴儿的视力发育进度是不一样的,但由于视觉在第一年里发育迅速,所以早期视力检查非常重要,可以避免永久性的视力损伤。孩子1岁后,视觉继续发育,儿科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内斜视的常规检查,这对发现儿童今后的视力问题非常重要。
1岁前婴儿视觉发育异常的表现
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异常的表现
不分年龄段的视觉发育异常的表现
不管孩子多大,如果存在下列情况,请告诉儿科医生。
1.内斜视,向外偏斜,或不能注视物体。
2.瞳孔有白色、灰色或黄色的物质。
3.眼球快速的左右或上下转动。
4.眼球突出。
5.眼睛持续疼痛、痒或产生其他不舒服的情况。
6.任何一只眼睛发红且持续一段时间。
7.任何一只眼睛流脓或有分泌物。
8.眼睛一直水肿。
9.眼睑下垂。
10.频繁地揉擦或眯眼。
11.眼睛总是怕光。
12.眼睛任何其他异常的改变。
疾病篇
1.结膜炎
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春夏时最易被染上的眼科传染病。病毒、细菌、过敏等都可能引发结膜炎,尤其是宝宝的抵抗力低下,更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这种眼病有相当高的传染性。发病初期宝宝两手经常揉眼,严重时哭吵不安。具体表现为发烧,逐渐出现眼部烧灼、刺痛、怕光等感觉,眼睑轻度红肿、大量分泌物。晨起分泌物会将上下睫毛粘在一起,宝宝睁不开眼。眼部可见白眼珠部分呈火红色或鲜红色的充血,伴有水肿。。
得了结膜炎,怎么办?
1.别让另一只眼被感染
宝宝得结膜炎后,如果已经上幼儿园了,要第一时间接回家治疗调护。患病初期,另一只眼睛还没受到感染时,应防止健康的眼睛被传染。在冲洗或滴眼药时,应将宝宝的头偏向患侧,睡觉时头也应偏向患侧,以防分泌物流入健康的眼中。
2.眼睛用药
结膜炎的治疗主要是局部用药,如用抗生素类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眼药水和抗病毒类的无环鸟苷、病毒唑等眼药水。眼部可根据不同病原菌选用多种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每2小时一次,临睡前涂用消炎眼膏。如无全身感染症状,不需要口服及静脉给药,如果婴幼儿红眼病较严重,而滴眼药比较困难时,可以口服磺胺乳剂等。
※眼药膏:给宝宝上眼药膏的具体方法是:把手洗净,轻轻把宝宝的下眼睑扒开一点,沿着眼睑挤出一小段药膏。宝宝一眨眼,药膏就能进到他眼睛里面去了。为了避免影响宝宝看东西,一般在睡前涂眼药膏。
※眼药水:点眼药水的话,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者与助手对坐,宝宝仰卧于助手的双膝上,助手两腋夹住宝宝的双腿,宝宝头部固定于操作者的膝间。助手扶住宝宝的胳膊和身体,固定住宝宝后即可进行滴药。也可以将宝宝仰卧于床上,一个人固定其手臂、上身和腿部,另一人用手固定其头部,再滴药水。可以滴在宝宝的内眼角,这样当他睁开眼睛时,药水就会流进眼睛里。
Tips
眼结膜的间隙很小,眼药水停留比较困难,再加上眼皮不停地眨动,眼药水只能停留很短时间,所以一定要按照医生叮嘱的次数勤滴眼药水,不要擅自减少,这样才能发挥眼药的作用。待症状基本消失再适当减少每日滴眼次数,但仍然要坚持数日方可停药。
发病初期眼睑肿胀可以给宝宝冷敷,利于消肿退红,但不要包扎,也不要热敷,因为能加剧充血,使炎症扩散,甚至引起并发症。
4.清洁用品
宝宝使用的毛巾、手帕要分开,每次使用过后要用开水煮5~10分钟。给宝宝洗眼后,家长的手要用肥皂清洗2~3次,才能接触其他物品。擦拭眼的分泌物不要用手帕,可用清洁的卫生纸或餐巾纸。
5.饮食清淡
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注意多给宝宝吃蔬菜、新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让宝宝多喝水,防止上火加重结膜炎症状。
勤洗手预防红眼病
2.睑腺炎
睑腺炎又称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根据被感染的腺体的不同部位,可分为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外睑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针眼”。本病是由细菌经睑腺在睑缘的开口处进入腺体引起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睑部充血水肿、胀痛或压痛。
妈妈不怕,睑腺炎很常见
从中医角度讲,麦粒肿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饮食不当,导致热毒犯上,或由于体虚、感受风毒所致。因而清淡饮食属于去因治疗的一种。可给宝宝多做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以青菜为主,尽量避免吃鱼虾之类荤腥油腻的食物。
※这些汤汤水水也有效
1.绿豆汤:石榴叶10克,绿豆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2.黄瓜汤:黄瓜1根,苦参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3.荸荠茶:丝瓜藤、鲜荸荠各30克,茶叶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4.药粥:石决明25克,草决明10克,白菊花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石决明炒至出香味起锅,再将白菊花、草决明、石决明入沙锅煎汁去渣,粳米洗净与药汁同煮成稀粥,加冰糖食用。
5.切忌用手去挤压
当脓头出现时切忌用手挤压,因为眼睑血管丰富,眼的静脉与眼眶内静脉相通,又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而眼静脉没有静脉瓣,血液可向各方向回流,挤压会使炎症扩散,引起严重合并症,如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甚至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
3.睑板腺囊肿
表现为皮下圆形肿块,大小不一,触之不痛,与周围皮肤无黏连。睑结膜略呈紫红色的微隆起。囊肿偶可自结膜面溃破,排出脂肪样物质,而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加重摩擦感。
别跟麦粒肿混为一谈
治疗三步走
该手术时就手术
不少家长担心手术治疗会留下疤痕,影响宝宝日后的生活,甚至认为眼睛会慢慢消肿而久拖不治,结果导致病情加重。其中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一再拖延手术时间,最终霰粒肿发展成为霰粒肿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眼睑形成较大的疤痕。部分孩子由于皮肤面形成较大的肉芽肿,只能全麻下进行皮肤修整手术,更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一旦炎症加剧出现脓头,就该带孩子上医院切开脓头,放出脓液。霰粒肿的手术治疗只需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手术简便,痛苦少,一般24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
卫生饮食两手抓
睑板腺囊肿可能与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关。平时应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眼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揉眼睛,避免将细菌带入眼内,引起感染。饮食上应尽量让宝宝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或油腻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斜视
视力正常的人双眼注视前方时,两个眼球都处于眼裂的正中。而当一个眼球偏向一侧,致两眼不对称,临床上称为“斜视”,也是老百姓常说的“斜眼”。
斜视影响视力吗?
斜视可不仅仅影响美观,它对宝宝的视力影响非常大。一旦眼睛斜视,通常便不会用这只斜眼看东西,时间一长,就会引起斜视眼睛的视力下降。如果斜视眼的功能长期被抑制,便会形成弱视。另一方面,斜视的宝宝当用一只眼睛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睛的视线则会偏斜在目标的一边,使两只眼睛看东西不一致,一个物体则被看成两个,从而形成复视。患有斜视的宝宝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视力都会受到影响。
黑眼球离得近,未必都是“斗鸡眼”
内斜视俗称“斗鸡眼”。很多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在看东西的时候两只黑眼球离得很近,便担心是不是宝宝长了一对“斗鸡眼”。其实多数表面看起来的“斗鸡眼”都是假性的。这种情况一般是先天性内眦赘皮造成的,眼角的皱褶挡住了白眼球的部分,看起来就是内侧露出来的白眼球少,结果让家长误以为宝宝的眼睛有问题。等到宝宝长大一些,发育逐渐完善,鼻梁逐渐长高,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完全消失。
如此分辨真斜视
用安有聚光灯泡的手电,放在距离婴儿脸前约30厘米处,照在其两眼间的鼻梁根部,同时逗引婴儿注视手电。这会在婴儿的两眼珠上出现很小的反光点。没有斜视的婴儿反光点分别位于两个瞳孔(黑眼球)中央。如一只眼睛的反光点还在瞳孔中央,另一只眼睛的反光点偏向耳朵一侧,有可能是内斜视。如一只反光点还在瞳孔中央,另一只眼睛反光点偏向鼻子一侧,可能是外斜视。这种检查可多做几次,如果每次反光点都不在瞳孔中央,应到医院就诊。
治疗手段有哪些
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手段主要有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对于斜视的治疗,首先是针对弱视,使双眼视力有良好的发育,其次是矫正偏斜的眼位。
2.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以6~7岁前为最佳时机。
处处留心注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