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幼儿心理 |
儿子是个“破坏大王”
本期咨询对象
一个3岁半男孩的妈妈
儿子非常顽劣,喜欢扔东西,撕书撕报纸,经常将花盆里的花直接拔出来扔在地上,不喜爱小动物。全家人很担心孩子的身心发展。
本期主要观点:
对于秩序感特别强的幼儿而言,每次当身边环境发生变化时,他的内心都会产生不安感。
孩子产生破坏性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内心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错误”并不是他本身造成的,而是环境和家长教育产生偏差造成的。
体罚会让孩子害怕、惧怕,因为害怕而产生的服从不具备长久性,孩子由此会产生叛逆心理,隔段时间后行为会反弹。
阳阳妈妈
周令瑜 对于他的这种行为,你们家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阳阳妈妈 头疼不已。道理跟他讲了一箩筐又一箩筐,比如我们跟他说:“花儿开得多好啊,如果拔掉它很快就会枯萎,我们就无法欣赏了。”他点头说懂了,但只要大人一不留神,目光离开他片刻,他又在搞破坏了。为此他爸爸也动手打过他,他一边哭一边说再也不敢了,但下次依然我行我素。
周令瑜 看样子他平时跟大人还是有交流的,跟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行为的自闭症儿童有很大差别。他扔东西的时候是不是表情相对也是比较轻松的,而且会时不时观察一下大人的反应?(阳阳妈妈点头)那阳阳最开始扔东西的时候,家人是否给予过干涉?
阳阳妈妈 最早阳阳的奶奶和外婆都没有太当一回事,以为这是小孩子闹着玩的。
周令瑜
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是偶然的。孩子刚开始扔东西的时候,他可能还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因为没有受到阻止,也没有获得好的引导,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被允许的、是可以做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你刚才提到了阳阳的奶奶和外婆,那孩子的带养方式是怎样的?你们夫妻俩陪伴他的时间是不是比较少?
阳阳妈妈
周令瑜
这样的带养方式,一般双方老人都会明里暗里地“较劲”,看谁带孩子带得更好,孩子跟哪方的祖辈更亲。很多人可能会直观地认为,双方老人肯定都很宠孩子,根本不舍得也不肯严厉责备、管教孩子,但从阳阳的例子来看,这个孩子并非只有“任性”这么简单。
阳阳从4个月开始,就在3个家庭中不停地“轮转”,在大人眼中,似乎还挺有规律的,但对于秩序感特别强的幼儿而言,每次当身边环境发生变化时,他的内心都会产生不安感。他产生破坏性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一方面需要通过这样的破坏行为释放内心的不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扔东西这样的行为会激怒大人,让大人气急败坏,这样大人的全部注意力便又会集中到他的身上了。
阳阳妈妈 按照您的分析,阳阳脾气不好的原因在于我们大人了,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周令瑜 孩子最开始总是呈现一种开放、接受的姿态,因此他的一切行为准则和习惯都源自于外界,更直接一点说,就源于他目前的生活环境,源于带养他的大人们。孩子的“错误”并不是他本身造成的,而是环境和家长教育产生偏差造成的。因此,要改变阳阳,首先要做的就是给阳阳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让他有一致的带教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阳阳妈妈 可是阳阳现在这么具有破坏性,有没有办法进行纠正呢?
周令瑜
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规则,告诉他任何人都不可以为所欲为,有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树立奖惩机制,让孩子意识到要自己做了不可以做的事情后,需要承担什么结果,这个结果一定是马上可以看到的。
比如说,孩子扔了一辆车,那结果就是,车子会被没收,不会再买;扔了个碗,碗破了,结果就是晚上没有饭吃了;到别人家里扔东西,结果就是再也不带他去别人家做客……在这个“结果”上,做家长的千万不能心软,而是要说到做到。几次之后,孩子就开始意识到,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什么了,进而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
此外,我不清楚阳阳眼中的大人们,在日常行为当中会不会有一些过激的动作,比如说生气了就会摔门而去,或者扔个东西、砸个东西之类的。如果有的话,请一定要先改变大人的做法。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的一些行为很可能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
阳阳妈妈 老人们相对更宠孩子一些,我估计很难狠下心来立规矩。
周令瑜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容易让孩子变得自私冷漠,对动植物也缺乏怜悯之心,正确的做法就是将孩子看成家庭的普通一员。对于阳阳而言,现在将他带回到父母身边来,由父母亲自陪伴他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奶奶和外婆,可以帮忙继续照看孩子,但孩子的教育问题必须由你们夫妻来决定。
接下来孩子还面临着上幼儿园的问题,他在学校里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情况如何,对待公共财物的态度如何,这些都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并及时与幼儿园的老师进行沟通。
阳阳妈妈 如果他再犯的时候,用打手心、打屁股的方式惩罚他,有用吗?
周令瑜 我不主张体罚孩子。体罚会让孩子害怕、惧怕,因为害怕而产生的服从不具备长久性,孩子由此会产生叛逆心理,隔段时间后反弹,因此没有什么效果。其次,呵斥和辱骂对孩子也没有用处,时间长了,孩子会“选择性忽略”大人的呵斥。
阳阳妈妈 俗话说3岁看老,我很担心阳阳现在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
周令瑜
现在儿童心理学上的说法是3岁看大,六七岁看老。一般6岁以后,孩子的生活习惯就固化了,比较难以干预及纠正。3岁半的阳阳应该还有机会,但是也要注意,并没有一剂灵丹妙药服下去就能让阳阳立即变得懂事、乖巧,改变他乱扔东西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希望家长能够有足够的耐心。
最后,必须指出,阳阳的心理性格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如果在经过半年左右的“纠偏”之后没有任何效果的话,建议你们带孩子到儿童心理医生处接受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