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幼儿心理 |
不比较!不计较!
文/何戎
儿子这天从幼儿园回家后,表现得十分听话,虽然他平常的表现已经算是很乖了,但是今天感觉就是有点不一样。身为老爸的我,开始有了敏感的直觉反应,儿子应该是有求于我。
同学有赛车,我也好想要
“儿子,你今天在学校还好吗?”我率先开始打探。
“很好啊!哦,爸爸,你知道现有一种跑的很快的玩具车,叫‘闪电飘移’吗?”
“是啊,我知道,你很喜欢那个车子啊?”
“对啊!我们班上那个谁谁,他们家已经有3台了,很好玩呢,他还说要找我比赛,可是我又没有那种车。”
“那你改天去他家玩的时候,请他借你一台,不就可以跟他比赛了吗?”
“可是,那又不是我的车……”
哇!想不到小小年纪的儿子,已经懂得“暗示”老爸,帮他买一台跟同学相同款式的玩具车,还想用他的“优良表现”希望让我点头答应。但是,那天我并没当场说yes,而是告诉他,我会再观察一下,再考虑是否买给他。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当身边有了同学后,多半就开始出现“比较”的心理,常常看到同学有什么,回到家也希望爸爸妈妈给他们一模一样的东西。还好,我跟老婆都不是有求必应的父母,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便趁机教育孩子一番。
比较生计较,手足最常见
除了不要跟同学比,我和老婆更告诉孩子,别跟兄弟姐妹去比较。当初家里只有一个小孩时,对于孩子之间的“比较”情结,我的感受还没那么深,直到有了一儿一女,才发现身为父母的我们,真的需要去调整心态。一旦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就要让他们从心里觉得父母是公平的,不能让孩子彼此之间因为爱“比较”转而成为爱“计较”。
我们家女儿的年龄虽然小一点,但是已经越来越能言善道,有一次我发现她闷闷不乐的,于是希望找出原因,就去问她:“怎么啦?你好像不开心呢?”“爸爸,为什么哥哥有摇控汽车,我都没有?”她用哀怨的口气回应我,“我也要一台,跟哥哥那台一样!”
其实,那台遥控汽车是儿子同学的家长送的,当他带回家时,不断地跟妹妹分享他有多开心,还不时大秀摇控汽车的甩尾绝招,却不知站在一旁看的妹妹心里已经开始难受了。
我耐着性子跟女儿说:“孩子,不可能每次哥哥有什么礼物,你也一定要有,那是人家送给哥哥的礼物,又不是爸爸妈妈买的,这样好了,你要不要试试看,好好地跟哥哥说,请他借给你玩?”“哥哥真有福气,能有那么多礼物,为什么我没有呢?”其实,女儿的礼物玩具也不少,但是跟哥哥一“比较”,很容易就忘了自己有什么啦。
比较计较少,快乐满足多
因为“比较”,很快就会开始“计较”,尤其在兄弟姐妹之间。
“妈妈,为什么妹妹碗里的冰淇淋比我多?”
“爸爸,为什么哥哥可以买两件衣服,我只能买一件?“
“妈妈,为什么你老是跟妹妹睡,却不跟我睡?”
“爸爸,为什么你只讲哥哥那本故事书,不讲我这本?”
“今天为什么又是我先洗澡?昨天也是我先洗的?”
如何让孩子不因比较而心生计较呢?我和老婆的方法是,尽可能地“公平”对待处理,对于儿子和女儿一视同仁,尤其是赏罚标准,更尽可能地做到一致。如果真有例外情形,也一定会立刻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另外,我们也会让孩子建立“轮流”的概念,这次轮到你,下次就会轮到他了,所以没有什么好计较的。而孩子也会逐渐发现,越不跟兄弟姐妹计较,爸爸妈妈给予的有形或无形奖励反而越大、越多。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身为爸妈的我们,有责任帮助儿女成为一个“不比较”与“不计较”的人,要学好这门功课,必须花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当孩子们真正能做到比较少一点、计较也少一点时,他们一定会发现,快乐与满足也会多一点!
儿子这天从幼儿园回家后,表现得十分听话,虽然他平常的表现已经算是很乖了,但是今天感觉就是有点不一样。身为老爸的我,开始有了敏感的直觉反应,儿子应该是有求于我。
同学有赛车,我也好想要
“儿子,你今天在学校还好吗?”我率先开始打探。
“很好啊!哦,爸爸,你知道现有一种跑的很快的玩具车,叫‘闪电飘移’吗?”
“是啊,我知道,你很喜欢那个车子啊?”
“对啊!我们班上那个谁谁,他们家已经有3台了,很好玩呢,他还说要找我比赛,可是我又没有那种车。”
“那你改天去他家玩的时候,请他借你一台,不就可以跟他比赛了吗?”
“可是,那又不是我的车……”
比较生计较,手足最常见
比较计较少,快乐满足多
因为“比较”,很快就会开始“计较”,尤其在兄弟姐妹之间。
“妈妈,为什么妹妹碗里的冰淇淋比我多?”
“爸爸,为什么哥哥可以买两件衣服,我只能买一件?“
“妈妈,为什么你老是跟妹妹睡,却不跟我睡?”
“爸爸,为什么你只讲哥哥那本故事书,不讲我这本?”
“今天为什么又是我先洗澡?昨天也是我先洗的?”
前一篇:孔维 从性感美女到全能妈妈
后一篇:美国社区图书馆的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