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治平: 再谈打工潮下“临时夫妻”的解决之道

(2013-03-13 20:24:14)
标签:

吴治平

打工潮

临时夫妻

农村妇女调查

乡村妇女

   2008年,我发表了一篇博文“打工潮下的临时夫妻”,短短几日内点击率过200万。此现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我在《中国乡村妇女生活调查》一书中写道:“临时夫妻”最大特点是不PK掉自己的配偶,而是以保全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不拆散原有家庭为道德底线。“临时夫妻”虽然是极个别现象,但是农村家庭婚恋生活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对中国传统男耕女织家庭模式和生态婚姻的挑战。”

  2009年3月8日我做为特邀嘉宾与“最美洗脚妹”刘丽一起参加中央电视台“在希望田野上”三八晚会,我在晚会上再次解读留守妇女和农民工的“临时夫妻”现象。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刘丽作为农民工代表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一次记者会上她直言,“临时夫妻”在她身边已经很普遍,建议政府加以解决。她说,这一现象直接造成农村夫妻婚外恋增多,离婚率升高,也影响了下一代的教育。

   刘丽的发言,再度引起社会热议。有人赞同,也有人认为“临时夫妻”现象是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要为道德沦丧找借口”。

   我认为“临时夫妻”是留守妇女和农民工最无奈的选择。打工夫妻家庭分离,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也需要身边的感情依靠,一味地以道德底线缺失来评判他们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是留守妇女,据我们在样本省调查,大约有67%的已婚打工家庭选择了妇女留守的家庭策略,有96.1%的妇女留守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子女在原居住地抚养和教育。妇女留守遇到最根本的困难是家庭离散,由于家庭离散导致家庭功能的缺位,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家庭中夫妻在劳动上的相互帮助,在心里上的相互安慰,在孝敬老人、教育子女上的共同承担,还有在发展当中的相互携手发展,但是一旦家庭离散了,上述的这些由夫妻共同承担的家庭功能全部或者大部分压到留守妇女肩上。比如说家庭离散导致留守妇女身体安全问题,包括身体受侵害的可能性上升,黑夜恐惧症,以及由于分离而增加的一些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和忧虑等。另外就是分居病,先贤说“食、色性也”,正常的夫妻生活,是人的基本权利。十八大提出的幸福生活应包括幸福的家庭生活,其中一个权利就是性权力。由于家庭离散,外出务工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属于脆弱的易感人群,所以分居病也是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太敏感就不谈。我当年写的《打工潮下的临时夫妻》、《破鞋是怎样炼成的》,就是研究了留守妇女在非正常生活状况下的异态感情生活,对被称为“破鞋”的被污名化了的留守妇女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现象发生在她们身上,根源在家庭离散,她们是社会问题的受害者。所以我们不能自己过着团聚的家庭生活,而对那些“临时夫妻”横加道德上的指责。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她们解决一些问题,帮助她们从困难中走出去。

再说进城的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一份报告:中国在2010年有近1.5亿外出农民工,其中有8487万人出生于1980年以后,占到了58.4%。这份报告还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平均消费更高但在城市中“缺乏幸福感”。为了更好的收入,无数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务工;但由于户籍、高房价等原因,很多外出农民工没法拖家带口,不得不和配偶分居两地。于是,在这个群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临时夫妻”。

  我认为:“临时夫妻”只是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问题。“临时夫妻”出现的原因是在更开放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反映。“临时夫妻”的解决之道上是去留守,终止留守现象。即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和融合,第一就是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到乡镇办厂,促进农村妇女的创业,实现夫妇就地就业,解决留守的问题。第二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为那些优质的农业人才回乡创造条件,也可以终止留守。第三就是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尤其是在降低房价,促进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上,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第四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农业人口以户为单位转移到城市提供机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相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发展,‘临时夫妻’会渐渐消失,但前提是城市化的质量必须得到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