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治平留守女孩性安全教育杂谈 |
分类: 女孩青春期教育 |
12月4日,中国妇女报第一版整版篇幅独家报道了我们在河北省宽城县开展的农村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破冰之旅,全文如下: 中国妇女报记者:任然 |
11月28日,河北省宽城县,一如往常,9岁的小海翔坐着妈妈的电动车,到宽城一小上学。
不同的是,两节课后,二年级的小海翔与班里六十多名同学被老师带到电教室,准备上一堂特殊的课程。
电教室里,后几排坐满了陌生的老师,一位老师问海翔:“小朋友,你知道你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海翔想起见过姐姐怀小弟弟,她说:“从妈妈的肚子里”。“那怎么从肚子里出来的呢?”海翔不知道。
上课了,讲台上一位穿着黑色羽绒服的老师,问了同学们一样的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吗?”
11月28日,一堂针对农村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的课程,在宽城满族自治县试讲。
宽城,背靠大山,一条名叫瀑(bao)河的河流缓缓流经县城。总人口24万,妇女人口11.7万。
“小朋友们,把书包背在胸前,然后蹲下,脱鞋子,穿鞋子。” 听着老师的指挥,海翔将粉红色的小书包背在胸前,蹲下,可她很难脱下鞋子……
“我们想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秘书长吴治平说。
11月28日,24位来自宽城县18个中心镇小学的骨干教师,带着“青春期教育课在农村怎么讲”的疑问,观摩试讲。通过对他们的调查问卷显示,他们中有一半的老师,曾在自己的课堂上涉及过此项内容,全部认为此项课程在农村的开展是必要的,这种观点与2008年全国妇联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相互印证。
全国妇联调查发现,在农村,家庭性教育严重缺失。当儿童出现青春期生理变化时,大多数的选择都是“不知怎么办”,“父母不在身边,感觉无助”。
但同时,24位老师也几乎全部认为此项课程在农村开展是有难度的。
“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项目官员范媛媛说,当她在宽城塌山小学,面对小学生们,指着男女人体图,说出那些器官的名称时,“孩子们的目光是很干净的!” 此前,有关青春期教育的课程,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已在宽城县的几个村庄小学试讲。
“正因为讲的效果好,这次在县城试讲,才让第一线的老师们来接受培训。其实难就难在没有人科学系统的用一种合适的方式讲过,我们这是全国第一次在农村讲,第一次在县城讲。”吴治平说。
“知道自己从妈妈哪里生出来的吗?”下课后,那位老师又来问小海翔,海翔拧眉点点头。
下课时,老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给妈妈说一句心里话,海翔觉得“用说的不得劲”,她想一会儿妈妈来接她时,坐在电动车后面,紧紧地抱住妈妈。
24位老师认为,此项课程在农村开展的难度,还在于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农村中小学生而编写的教材。
11月29日,宽城二中阶梯教室,吴治平把各色小贴纸,发给教室里一百多名初一学生,让同学们看着教材图片里的四幅画,在小纸片上不记名写上自己的感受,
画中,一个挂满青苹果的果树下,坐着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
“同学们想想,苹果没有熟,如果这个男生和女生过早地吃了它,会怎样?”14岁的项佳媛埋头在粉色的贴纸上写道:“就会影响自己的一辈子。”
项佳媛明白画里反映的是“早恋”问题,她喜欢老师没有直接说这个词,用这种方式来试探他们的认知。
吴治平运用的这种讲课方法,来自于她参与编写的一本教材——农村中小学青春期教育(试用)教材。
这本用普通绿色封皮纸包装的教材,分为小学篇和中学篇,课程设置上,有“认识我们的身体”类生理内容,也有 “学会悦纳自己”、“萌动的青春情感”、“我和我的亲人”、“追寻真挚友情”类心理解读,有“平安快乐成长”、“法律为青春护航”类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教育,也加入了“男孩女孩都一样”类性别意识的培养。
在教材的前言中这样描述:“力图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故事、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受到启发式、分享式教育”。“为青少年提供有关人类成长和发育的准确实用有效信息”,“帮助青少年形成科学人生价值观”、“掌握自信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
于是,在有关“‘性’的内容呈现尺度上”,成为参与编写的专家们争论的焦点,“如怎么解释‘性骚扰’、‘性侵犯’,怎么告诉一二年级的孩子哪些部位是隐私,任何人都不能侵犯。”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高级警官刘萍说,“专家们在宽城试讲的前两天还在修改,前一天才定稿。”目前教材只印刷了50本,分发给前来观摩试讲的老师们。
推动农村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进入立法程序
会上,承德市妇联主席赵春丽从承德赶来参会,宽城县,除了新上任两月的县委副书记宋清礼到场外,联合发文的7家县单位领导也无一缺席。
http://s13/middle/4b677230gb372a395124c&690
http://s9/middle/4b677230gb372a4344de8&690
小女生听课时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