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汝为:端午节的诗情

(2015-06-20 11:09:06)
标签:

文化

端午节

诗情

谭汝为

分类: 文学品评

 端午节的诗情

谭汝为

刊于《渤海早报》2015620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端午节传统习俗,可概分为二,一是插艾蒲、饮雄黄、挂香囊、禳灾异,属于原始卫生防疫,源于古越人图腾祭祀。二是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投江自沉的爱国诗人屈原。唐人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前些年,笔者曾写四言诗《端午节有感》:


  端午端午,骚客苦楚。汨罗英魂,诗之始祖!黄钟毁弃,雷鸣瓦釜。文人噩运,鱼肉刀俎。奸邪媚上,直士凌侮。长舌擅佞,长袖善舞!每临端阳,瓣香瑶圃。思接千载,龙舟江浒。楚王台榭,骂名千古。靳尚郑袖,谁与为伍?徜徉湘沅,曾伫汀渚:指点激扬,汗青仰俯。橘颂傲然,九歌媚妩。长吟离骚,正气滋补。屈子魂魄,时代解诂。后昆垂范,前贤踵武。砺我精神,擎我脊柱!大写人字,以之撑拄!

  诗作发表后,陆续收到学界友人的评论或邮件,其中包含新创作的端午诗词多首。

  教育部王登峰教授:端午的含义,就是对特立独行、悲天悯人情怀的延期纪念。因和古人句,以表感激。《清平乐·端午》:寒消春现,佳节伴归雁。跋涉千仞行未乱,歌声响彻云畔。子胥潮头抚今,曹娥梦中行吟。屈子忘却天问,沅湘记取丹心。

  山东大学盛玉麒教授《七律·端午节感怀书赠友人》:屈子一跃冲汨江,撒手离骚泪千行。人叹书生性执着,谁解天才情率狂。大厦将颓愤无语,时世维艰恤有伤。众醉独醒问天道,诗魂千古祭端阳。

  北方民族大学聂焱教授《七绝·端午》:五月五日天明晴,家家粽香杨柳新。沅湘沉冤数千载,亿兆犹弔屈子魂。

  南开大学施向东教授:屈子精神,与日争光,可惜被商业潮流掩埋,现在已经很少提起,端午节,也是吃吃喝喝而已。老子治国之道虚其心而实其腹运用得炉火纯青了。《端午感怀》:重防流疫粽香临,蒲剑雄黄抵毒侵。屈子遗风行渐远,危冠介节几人心?

 自古迄今,端午诗作何啻千万,但无不指向唯一的主题——爱国诗人屈原的悲情、悲魂和悲剧。因此,格调悲壮,诗情沉郁,语近情遥,余音袅袅,与其他传统节日喜庆欢乐的文化氛围大异其趣!端午诗情,就是对特立独行、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的永恒纪念。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李白诗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可为盖棺定评。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纪念屈原,就是出于对其人格的尊敬和人生理念的认同。因为缅怀屈原,端午节便被赋予浓浓的诗情。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以节日的形式纪念一位伟大的古代诗人,这在环球历史上,可能是空前且唯一的。这表明:中华民族富有恒久的诗歌审美力和爱国忧民传统;爱国诗人具有感人至深的不朽的文化魅力。因此,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过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应思接千载,读诗写诗,感受诗人的千古正气与诗作的艺术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