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汝为:天津方言与饮食文化

(2015-05-19 16:08:42)
标签:

美食

天津方言

饮食文化

谭汝为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天津方言与饮食文化 

谭汝为

 

天津在明清两代是拱卫京师之门户、河海转运的枢纽、贸易繁茂的商埠。在当时,粮、盐为其两大经济支柱,而鱼、盐却是天津的两项重要的财源。由于九河下梢、河海交汇的地理位置,天津的渔产很为丰富。《天津县志》载:津邑,滨海区也。鱼利与盐同,捕鱼不下三十种。鱼盐之利推动了天津经济的发展,吃鱼吃虾,天津当家,这在天津地名上也有所体现。


谭汝为:天津方言与饮食文化

天津方言许多俗谚道出河海两鲜的特点,三天鱼虾不上灶,天津卫人学猫叫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极言天津人嗜食鱼虾。一平二鲙三鳎目,平鱼、鲙鱼和比目鱼均为天津著名海产品。春吃海蟹,秋吃河蟹,冬吃紫蟹,紫蟹,天津冬季特产,体小如铜钱,味极鲜美。晃虾对虾皮皮虾,鲫头黄花大鳎目,夸耀天津海鲜之丰富。河中鲤,港中梭,纤板刀鱼不用割,河鱼上品为鲤鱼、梭鱼、刀鱼。纤板,纤夫拉纤用的二尺长的木板。状似纤板的刀鱼在烹宰时用刀易将苦胆割破,只能用拇指和食指入腮后,将鱼鳃和脏器一起取出。七上八下螃蟹肥,圆脐破了黄,尖脐油糊嘴,农历七八月正是螃蟹肥美之季。

天津话一锅端,比喻全部清除或全部消灭的意思。一锅熬,比喻不分优劣,不分具体原因,放在一起处理。一锅粥,比喻情况混乱一团糟。一锅腥比喻因一人或一事影响了集体或全局。

天津方言中的烹调词语数量极多。关于天津菜品的谚语:冬吃鱼头夏吃尾,春吃黄花秋蟹美,晃虾青梭伏鰨目,银鱼铁雀野鸭肥白崩鱼丁虾油蘸,河豚苦菜白糖拌;海蜇对虾女儿蛏,雪后铁雀树上弹爆三样儿熘鱼片儿,南煎丸子炸脂盖儿。干焅肉丝大料瓣儿,冰糖莲子上鸭楦儿干饭茄子泥,贴饽饽熬小鱼烧肉丸子鸡,滑鱼独面筋。合碗上笼屉,南北作东西等。

关于名吃名店的天津俗谚:会芳牛尾焅得透,什锦斋内蒸松肉,惠罗春柳三丝汤,随园肘子口味厚曹记驴肉白记饺儿,石头门槛吃素包儿上岗子面茶芝麻香,西北城角喝羊汤;天津风味小吃——面茶和羊汤,以河北上岗子和西北城角的为最佳。

关于厨艺的天津谚语响堂鸣灶哑巴墩儿,旧时饭馆规矩,厅堂待客报菜名声音响亮,灶上烹炒锅勺敲出点子,但墩儿上却不能出声。七分墩儿三分灶儿,十般手艺全学到厨师两件宝,好火与快刀。人实火要虚,才能把菜炒火是小灶儿的胆儿,油是小灶儿的脸儿要吃素菜香,多加芫荽姜;青酱料酒醋,白糖味之素;提汤大白油,炖汤要靠卤儿鱼老要用大火熬,虾米老了味精找,牛肉不烂小火焅,里脊老了拿水焯蒸锅合碗大锅台,前墩后墩齐过来,小灶干净麻利快,面案抻出银丝来语。

天津方言关于小吃的系列俏皮话:卖茶汤的下街——没面子茶汤是用秫米面经沸水冲熟制作的,如面子没了,只好下街回家。沏茶汤秫米面的面子,双关好面子的面子没面子指丢尽了面子。卖烧鸡的挎提盒——不吃卤鸡吃窝脖儿卖煎饼果子的摔跤——乱套了煎饼果子就面茶——好吃不好拿

天津方言最诙谐可笑的是面茶系列俏皮话面茶锅里煮铁球——混蛋带砸锅面茶锅里煮电灯泡儿——混蛋带邪火面茶锅里煮皮球——混蛋还带一肚子气面茶锅里煮元宵——糊涂加混蛋面茶锅里煮寿桃——糊涂点心出了尖

                               (本文刊于《渤海早报》2015年5月1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