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允溪:我是谭公的粉丝

(2013-12-12 09:23:12)
标签:

谭汝为

赵允溪

天津文化

故乡情结

文化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我是谭公的粉丝

赵允溪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

 

    我生于北京,长于天津,上大学和工作又离开了天津,故对天津有特殊的情感。特别是步入老龄,愈加怀念往事,所以对老天津卫的话题格外关注。在网络上,一个名为“天津谭汝为”的博客引起了我的注意,虽是网络文字,但谈天津老话,说天津地名,讲天津风俗,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有根有据,亦庄亦谐,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更有些文字,有感而发,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我读此公博文,如大快朵颐,常拍案叫绝,每每以不识谭公为憾。


    一次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汉语能力测试研讨会,坐在我对面的一位先生的桌牌上,写着“谭汝为”,在会议休息时,我冒着认错人的风险,走过去自报:“谭老师,我是您博客的粉丝。”还真没认错,此老谭果真即彼老谭也。会议休息及用餐时间,与谭公开怀畅谈,相得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会议开两天,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有人敲我的房门,开门一看,原来是谭公。昨天谈兴未尽,故一早来约我散步,继续聊,谭公坦率爽直可见一斑。自此,得引谭公为挚友。

 

赵允溪:我是谭公的粉丝                   与天津老乡赵允溪教授(右)在教育部邂逅

    后来教育部考试中心请谭公参加汉语能力测试项目的开发,在工作中接触谭公的机会就比较多了,对谭公的了解也更深入。在该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谭公参与了项目的研讨以及命题等工作,表现出独到的深刻见地和作为一个学者的高度责任感,这都令我钦佩不已。


    在语言文字特别是修辞学方面,谭公潜心多年,成果斐然,自不必言。谭公学贯古今,博闻强记,融会贯通,妙在化“腐朽”为神奇,在一些“非专业”领域,往往更能显示其学养见地。就拿天津方言、风俗、历史地理这些方面来说,谭公并没有视之为余事,而是当做一桩事业来做。这些老天津卫的方言、风俗和地名,即将随风飘去,是亟待整理、抢救的珍贵史料,否则,这一代人去了,这些往事就将石沉大海,再也无人知晓,就和那些消失的古建筑一样。因此,抢救整理这些资料的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是功德无量之举。谭公的努力、坚持和已获得的成就实在令人敬佩。


    谭公祖籍广东新会,长于津门,融合了岭南和津沽两地人文的灵性神韵。直率坦荡、诚实重义,有南粤之风骨;孜孜求索,诙谐圆通,具津沽之遗风。说到为人、学问之外,我说谭公有三好,一曰好交,二曰好酒,三曰好侃,此三好足见谭公乃性情中人。几杯酒下肚,听谭公开侃,实在是一大享受。谭公侃山,确实与众不同,虽然是“醉中共笑语,往往杂谐谚”,但依然是“满耳浓华收不尽,固应叉手便诗成。”(我这里把“满眼”戏改作“满耳”)段子可荤可素,但不时穿插古诗文,皆雅趣盎然,令人捧腹。


    无论治学还是做人,谭公皆臻于从心所欲的境界。从心所欲就是自由,按哲学家的话,就是进入了自由王国,不必担心逾矩。


    谨以小文为先生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