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庆祝徐中玉百岁华诞

标签:
转载 |
欣闻徐中玉教授百岁华诞,上海举行隆重庆祝。
不仅忆起三十多年前与徐中玉先生的书信交往。1980年前后,我撰写长篇论文《通感散论——向周振甫先生请教》,阐发钱钟书先生关于“通感”的修辞理论,另外,针对周振甫先生《诗词例话·通感》所举例证及分析,提出商榷意见。连续投往五六家刊物,也许是碍于周振甫的名气或对无名晚辈的不屑,或置之不理,或回函以不刊发争鸣文章为由婉拒。1981年11月,我将该文寄给上海华东师大创刊不久的《文艺理论研究》。不到一个月,即接到徐中玉先生亲笔复信通知:《通感散论——向周振甫先生请教》拟采用,将刊载在《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一期。后与徐先生几次通信。徐先生写信用蘸水钢笔书写,笔锋刚健,文字简短但表意明确。多年来,每读夏康达先生来函,深感学风文风似与徐公相类。由此侧面,可以窥见师承薪火明晰洞然。
1996年,在得知南开大学邢公畹、刘叔新、马庆株等先生向校方推荐,拟将我调入任教的消息后,上海学界积极配合,徐中玉、胡裕树、宗廷虎三位先生分别撰写了“推荐信”。当时我与上海三位先生都只是书信交往,并未谋面。但学界前辈这种奖掖后进的隆情高义,令人感怀不忘。在此,遥祝徐公健康长寿。
中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上海庆祝百岁华诞
2013年11月09日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静
http://y1.ifengimg.com/abaae711ba7f5202/2013/1109/rdn_527ddf123a83c.jpg
徐中玉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记者陈静)中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8日在上海庆祝其百岁华诞。施平、钱谷融、原吉林大学校长刘中树、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兼社科院院长南帆等到场为老先生祝寿。
这些文化名人各自回忆了与徐中玉在交往中的难忘往事,并对先生在学术研究、教书育人方面的执着进取和无私奉献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中国作协代表李晓东也到场致辞。
庆祝会上,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副主任、民盟上海市主委郑惠强与徐中玉先生以及其重孙一起,切下了百岁华诞的寿桃蛋糕。
据悉,徐中玉系江阴华士人,曾任中国民主同盟市委委员、常委,。中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他曾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等,兼任教育部学科评议会中文组成员;并任国家教委全国高教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上海作家协会主席。
百岁高龄的徐中玉如今仍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据介绍,徐中玉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撰著、编著教学书籍约1000万字,主编教材和期刊达2000万字。他的主要著作有《抗战中的文学》(1941)、《学术研究与国家建设》(1942)、《〈民族文学论文初集〉(1944)、《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1954)、《论苏轼的创作经验》(1981)、《鲁迅遗产探索》(1983)、《语文学习的经验与方法》(1984)、《古代文艺创作论集》(1985)、《美国印象》(1985)、《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1987)、《激流中的探索》(1994)、《徐中玉自选集》(1999)、《徐中玉文论自选集》(2009)等。
其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辞典》荣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荣获1999年国家图书出版最高荣誉奖。长期主持大学语文课程的教研工作,是新时期我国大学语文课程的创始者之一,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已累计印刷发行1700余万册。2009年荣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贡献奖。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代表学校向徐中玉先生百岁华诞表示祝贺,并表示,先生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师大的成长和发展。在师大人的心目中,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是一位桃李满园的老师,也是一位仁智合一的通儒。
同日,“中玉教育基金”成立、《徐中玉文集》首发。据了解,徐中玉在生活上勤俭朴素,除了近5万册藏书,其它家具摆设早已陈旧。会上,他向华东师大校长陈群转交了“中玉教育基金”100万元人民币支票,用于帮助中文系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
徐中玉还向在场学生赠送了《徐中玉文集》(六卷本)。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向徐中玉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
徐中玉说,虽然年届百岁,在有生之年还要继续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一生钟爱的文学事业贡献一分力量。他说,拿出一些积蓄支援贫困学生是其长久以来的夙愿,略表心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