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言岛寻根
谭汝为
为了探讨进而明确天津方言的来源,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天津学者李世瑜等人到江苏和安徽北部进行实地考察寻访。在安徽北部宿州固镇一带,听到当地居民所操方言与天津话惊人地相似,由此寻查到天津方言的源头——徐州以南,蚌埠以北,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最后确定:天津话的基础方言(原用“母方言”)就是来自以宿州为中心的广大淮北平原。
前几年,天津市作协文学院院长肖克凡曾带领部分天津籍作家赴安徽调查天津方言的来源。肖克凡撰文介绍:固镇话“死面卷子”一词就是活脱脱的天津话!两地叫“稀饭”不叫“粥”,不叫“红薯”叫“山芋”,管油条叫“油果子”,管朝前走叫“照直走”。天津称开洼里的村落高地为“台子”(譬如侯台子、蔡台子、王台子),固镇亦然。天津老话儿称餐饮业为“勤行”,固镇也是如此。固镇人称三连间的民居为“一明两暗”,增加两间面积则称为“明三暗五”,这跟天津完全一样。漂浮多年的天津方言岛,似乎渐渐找到了它的大陆。我在固镇的总体感觉是——到处都是我们的人。《寻找一个名叫固镇的地方》2006-11-02,肖克凡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aokefan)
天津学者阎金明教授在《天津安徽有渊源》中谈到:从宿州前往固镇的路上,途经一个叫南唐乡的地方,距固镇仅6公里。下车问路聊天,进了小超市,我故意问:“为什么不开灯?”因为这“开灯”二字最能听出是否像天津口音。当地人说起“南唐乡”这个地名和喊着“开灯”时,发音和天津话完全一样。在固镇、宿州一带的饮食有许多似曾相识之处,如“合饼”就像我们的贴饽饽熬小鱼;“馓子”和我们的排叉一模一样;当地人说的“面疙瘩”,就是我们的疙瘩汤。见阎金明《天津安徽有渊源》北方网2010-08-10)
2010年和2011年,天津市政协文史委由天津师大、南开大学的语言学教授组成“天津方言寻根调研组”,由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带队,先后两次赴安徽调查,先后到宿州市、蚌埠市、合肥市,固镇县、灵璧县、凤阳县、蒙城县等地,行程22天。调研组分成语音组和词汇文化组,有分有合,先后举行各种类型座谈会14次,问卷调查合作人和发音人近40人,通过比较细致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了大量的录音及调研资料。
天津方言寻根调查组主要成员在安徽蒙城庄子祠堂合影。
左起:曾晓渝(语音)、谭汝为(词汇民俗)、马庆株(词汇语法)、杨自翔(语音)
词汇调查汇总对比:固镇、宿州、蒙城与天津方言词汇相近,而凤阳最远,合肥次之。语音调查主要是该方言点音系和连读变调情况,以听音记音为主,辅以录音分析。初步结论是:(1)词汇组认为,与天津方言相似的淮北方言,以固镇、宿州和蒙城这个三角区域为中心,其四界范围大致是:江苏徐州市以南,淮南市以北,涡阳县以东,“五泗灵”(五河、泗县、灵璧)以西。天津方言的母方言,很可能就来自这里。(2)语音组认为,天津话可能来源是当时军队里通用的明代“南京”(南直隶,包括今江苏、安徽)官话。经过600年的发展演变,今天的天津话在语音上与固镇等地显示出较突出的相似性,可能是同步发展的结果。
据明史记载,永乐年间“天津三卫”戍卒及家属数万人人进驻天津,数量大大超过了原住民。这些官兵大都来自凤阳府,当时凤阳府地域宽广,主要包括今天宿州、固镇、蒙城、灵璧等皖北地区,且凤阳话为当时官话。这批军事移民数量庞大,且社会地位高,在天津形成一个“方言岛”,逐渐同化周围方言,成为主流方言。经过实地调查考证,固镇、蒙城地区的语音、声调、调值、调类以及变调规律与天津方言基本一致。
2011年8月,《今晚报》派出“天津方言岛寻根”报道小组,赴固镇、蚌埠、宿州、蒙城等皖北平原多个城镇实地采访,以百姓视角记录当地的乡音、乡情,探寻津皖两地在语言、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历史渊源,为津味文化寻根溯源。从2011年8月25日至9月7日,在第一版连续刊载“探源天津方言岛”,这个专题新闻系列报道由15篇报道组成。《今晚报》记者的采访调查,也印证了我们上述的初步结论,并补充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例证。(详见《今晚报》2011年8月25日至9月7日第一版连载的专题新闻系列报道15篇——“探源天津方言岛”。)
在地域文化血脉的来源及传承上,天津与安徽具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燕王扫北使大批安徽籍士兵及其家眷在此聚居,屯垦戍边,成为天津移民的主流之一;二、天津话的基础方言是安徽,据专家实地考察验证:天津话来自以安徽宿州、固镇一带为中心的淮北平原;三、清朝中后期乃至民初,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安徽籍高官群体,在天津军政界处于执柄掌权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延续了天津与安徽的历史情缘。
李世瑜老先生当年提出的“天津方言岛”和“天津话来自淮北平原”的两个论断,都是正确的,站得住脚的。天津市政协文史委组织专家组,先后两次深入安徽进行天津方言寻根调查,就是完成李老生前的嘱托——不仅局限在宿州、固镇一带的铁路线,而要通过纵深的实地考察和田野作业,进一步确定淮北方言的四界范围。两次赴皖调查,基本划出天津话的基础方言——淮北方言区的四界范围:以宿州、固镇和蒙城的三角地区为中心,即徐州市以南,淮南市以北,涡阳县以东,五泗灵(五河、泗县、灵璧)三县以西的淮北平原地区。我们将利用充分的调查数据和录音资料,进行缜密的论证,推出以上调研成果,使李世瑜等学者提出的学术观点,得以科学而完善的证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