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在“中国画家孙本长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标签:
谭汝为河原嫁女孙本长人文山水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人文为本 山高水长
——在“中国画家孙本长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本长的代表作《河原嫁女》,当年连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齐白石基金奖”和日本中日友好会馆大奖。画作“连中三元”,震惊了中国画坛。孙本长为天津美术界赢得极高声誉。
《河原嫁女》之所以享誉画坛,在于将壮美山川和高原民俗融合,将厚重的历史感与时代精神融合,将天、地、人三者融合,构成气势恢弘、个性鲜明的意境,以呈现“人天合一”的人文主题。
正值艺术家壮盛之年,宏图大展之际,本长却默默地离开了,令人震惊和惋惜。今天蓦然回首,本长的艺术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艺术精神却是永恒的;本长的墓碑是肃静的,但他曾执着追求的人文情怀却是炽热的。
孙本长之所以能够登上艺术殿堂,在于四大要素:第一,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底;第二,孜孜不倦的奋进精神;第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第四,别具一格的艺术个性。
(与天津画院原院长白金先生合影)
孙本长的人文山水,具有久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总结和发扬这种人文精神,必将对当今的艺术创作形成一个有力的推动。
(与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振德教授合影)
(与著名报人姜维群先生合影)
(与天津工艺美院院长孙敬忠教授合影)
今天这么多艺术家和好友聚集一堂,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筹建孙本长绘画艺术研究会,总结并发扬人文艺术精神,本长在天之灵,应感到欣慰。
文化山水,浩浩汤汤;
艺术薪火,继承发扬;
丹青隽永,百世流芳。
人文为本,山高水长。
孙本长(1956—2003),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享年47岁,但他的绘画作品是永存的。二十多年来不仅教书育人而且是中国画坛上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代表作品《河原嫁女》“一画三奖”,在美术史上称为空前绝后(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首届中国美术家家协会“齐白石基金奖”及日本日中会馆大奖)。孙本长创作的“黄土高原、塞北太行、西北甘南牧区、边陲新疆、长江三峡、雪域西藏”山水绘画作品树立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面貌,自成一格,形成了迥异于他人的艺术程式和绘画语言。其诸多作品在国内外获大奖并由艺术馆、博物馆及个人收藏。
生前为天津工艺美院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民进会员、河东区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二届文艺新星、中国文联97’中国画坛百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出版专著《孙本长中国画作品》、《孙本长现代工笔绘画作品集》、《孙本长雪域西藏作品集》《孙本长雪域西藏摄影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