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天津地标纵横谈

标签:
谭汝为天津地标津门天津之眼津塔旅游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天津地标纵横谈
谭汝为
何谓城市标志性建筑?有学者总结:一、将城市特有文化反映并传播出去,不同凡响。二、与人们心灵共鸣,三、标注人们记忆,四、经得起时间检验,长久延续。
谈到中外历史文化名城,只要你说出标志性建筑名称,人们自然地联想到这座城市。例如天安门之于北京,东方明珠塔之于上海,越秀五羊雕塑之于广州,自由女神像之于纽约,克里姆林宫之于莫斯科,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大本钟之于伦敦,撒尿小孩铜像之于布鲁塞尔,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这些标志性建筑以独特而迷人的魅力,成为各自城市的象征。
那么,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天津,它的标志性建筑在哪儿呢?解放桥、劝业场、百货大楼、渤海大楼……都曾一度作为天津城市的标志。但标志性建筑如此之多,聚讼纷纭,绝非好事,因为迄今尚未出现大家首肯心折、始终代表并展示天津的唯一的标志性建筑。
天津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前些年,天津城市标志雕塑评委会曾根据社会各界人士比较集中的意见,遴选出5个立意方案:
门——天津别名津门的简称;
海河——孕育城市发展的母亲河;
精卫填海——与天津相关的美丽传说;
连年有余——杨柳青年画最具影响的代表作;
渤海明珠——这是天津在环渤海区域居于中心地区的象征。
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优中选优,最终确定了天津城市标志雕塑立意方案——门。具体设想是:在海河岸边,建造一座横跨海河的以“门”为题材的建筑,并将其命名为“津门”。我们期待这个建筑的问世,但又不抱太大的希望。
天津地标,父老翘首,却呼之难出。为什么?举凡普世公认的地标建筑,皆为恬然矗立若干年后才被世人尊为地标的,如自由女神像、克里姆林宫、埃菲尔铁塔、伦敦大本钟、撒尿小孩铜像、悉尼歌剧院……。任何种类的艺术杰作,都是艺术家自由奔放、灵动超逸的个性创作之心血结晶,概与上峰指令、主题先行、遵旨应制等绝缘。如给建筑大师下达指令:“敬请老先生费心设计一座代表天津历史文化的地标式建筑,它应横跨海河,以‘门’为题材。”如此沉重的政治任务,谁人敢应?纵使浑身金刚钻儿,也无人敢揽这瓷器活儿。最后受“老朽不才,另请高明”之婉拒顺理成章。
由此想到:以《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四部剧作而雄踞文坛的曹禺,在接受“歌颂民族团结”的创作旨意后,苦心孤诣写出《王昭君》,但左支右绌,勉为其难,结果成就不高,影响不大,与31岁之前问世的四部作品相比,大为逊色,判若两人。
带着创建世界级地标建筑的重任,拿着既定的目标题材,对于艺术家来说不啻遭灾受罪。我想,城市地标应自然生成,不刻意制造,不求其速成,顺其自然,往往在蓦然回首时,不期而然。
在“津门”这个理念中的标志性建筑尚未问世的前提下,如果让我们在目力所及的现实中,选择天津一两个新地标,您意下如何?如让我推荐,那就是天津之眼和新建成的津塔。
天津之眼位于海河源头——三岔河口地区。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建在桥梁上的摩天轮,其设计构思令人赞叹!摩天轮直径达110米,设有48个座舱,可供384人同时乘坐。座舱旋转到最高点时,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游人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
新建的津塔高达336.9米,成为天津中心城区海河沿岸雄视四方的“第一高度”。
110米高的摩天轮和336.9米高的津塔,一高一大,一圆一方,分别象征天津人开阔的眼界和高远的志向。在改革东风劲吹下,希望故乡天津云帆高挂,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