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先擢:深切怀念曹聪孙教授
(2010-02-03 22:37:41)
标签:
学问品德曹聪孙天津师大校园 |
分类: 语言修辞研究 |
学问好
——深切怀念聪孙教授
曹 先 擢
聪孙教授的为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标题的三句话。他学问好,国学有深厚的功底,外语方面除法语、英语外,也懂日语。解放前,要进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文好以外,必须外语也行,所以丁声树、周一良、周祖谟等都有史语所的工作经历。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们这一代懂外语的比较少,别人称我为教授,我心里犯嘀咕,外语没有过关,算什么教授啊。这是我的软肋,对做学问影响太大了。例如在古希腊,“泰坦精神”就是勇往直前的同义词,用titanium的名字来命名表示金属钛所具有的天然强度。钛晶内部的珍状发丝型矿物质的学名金红石。编词典需要懂点外语,例子很多。我特别敬慕聪孙教授,盖出于此。
聪孙教授工作是一流的,这是他在规范词典工作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他不是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去想如何提高词典的质量,他不止一次说要注意百科方面的词语,曾为此搞出一个词表,像邮编、核磁扫描(医学的)等。后来规范词典果真在百科条目出现个别的问题,似乎并非偶然。我是顾问,就有一定的责任。聪孙教授学问大,架子不大(有些人学问不大架子大),他朴素得像个老农;他患高血压,相当严重的糖尿病,但是全不放在心上,大概在2000年在通县定稿讨论,他感冒发烧,还坚持参加。
聪孙教授品德好,他谦虚,别人有点做对了,他就称赞。我在规范词典组负责字音规范,我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800多条,一条条分析,写了词典稿审读意见,聪孙教授很是肯定,我很受鼓舞。聪孙教授生活上很是艰苦的,他收入并不多,还要负担他孙女上大学的费用。那天我们去看他,行健给他留下些钱,我私下跟行健说我没有想到此事,很是抱愧,行健宽慰我说,他代表的是大家。
2008年1月27日,他给我写信,其中有他为《今晚报》“日知录”专栏的随笔,文中赞赏我对“打”字的字义分析,令我汗颜,因为我写的东西太少了。我立即作复,并表示戊子鼠年的祝贺,也就是提前拜年,附小诗一首:
又届迎新辞旧时,春光楼院拂春曦;
鼠年吉顺洪钧运,体笔双佳定可期。
孰料在牛年即将来临时,他竟驾鹤西归了,悲夫,幽明永隔。今天距他去世一年多了,他的音容笑貌清晰地留在我们记忆里,对他怀着崇高敬意,我们学习他,要在为学、敬业、做人三个方面去努力。
聪孙同志勤勤恳恳奋斗了一辈子,为中国教育事业,语言学事业,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高风亮节永留于世。高山巍巍,河水泱泱,聪孙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