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把学生当家佣
(2009-07-04 06:29:12)
标签:
校园 |
分类: 教育论坛 |
岂能把学生当家佣
|
作者:张鸣
|
根据《京华时报》、《南方日报》、《成都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贾昊6月28日跳楼身亡。他的自杀发生在导师骂他之后。作为学生的他,长期给导师的儿子免费做外语家教,同时还要随时听候吩咐,为老师的课题做贡献。此番跳楼,就是因为在为实习单位连续做三天的急活之后(这关系到毕业后的工作),紧急被导师强令命他回校干活,他实在无法从命,结果挨了骂,导致精神崩溃自杀。 当我前两日根据网上传闻跟北大的一些知情者核实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至少,传媒学院的这位教授让学生为他无偿打工,甚至做家教,的确属实。现在这位名叫贾昊的研究生之死的消息还在被封锁中。 我无法判断,贾昊同学的死,是不是因为导师责骂。但是,现在的大学,研究生为导师打工,甚至无偿打工的事,却相当普遍。从前,我只知道很多课题众多的导师,他们的课题,都是自己的学生来完成的,但是,我不知道的是,居然导师儿子的家教,也要由学生来做,而且免费做。就这样,我们大学生,北大的研究生,变成了导师不花钱的家佣。 我们早就无法奢望,我们的大学教授,能够为人师表,待生如子。也知道,在当今的大学,学生没有丝毫的自主权的情况下,所谓的师生关系,在相当多不良教授眼里,无非是支配关系,学生就是廉价的劳动力,申请来、弄来的课题,无论大小,都由学生包圆。学校也鼓励导师如此行为,很多学校明文规定,有课题的导师,才能招博士生硕士生,或者多招博士生和硕士生。 诚然,某些应用学科,比如工科,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强化一下动手能力和实际研究能力,无可厚非,而且有必要。毕竟,这样的学科,对于理论的要求要弱一点,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有比较强的操作能力。而且国外一些学科,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们很多理论学科,学生招进来,重点是要培育其基本理论素质,多看书,把基础打好。但也一律忙于给导师干活,三年或者四年五年下来,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我真不明白,我们现在的大学,招研究生到底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是为了培养学生,那么理应以学生为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做学问的兴趣。严格来讲,导师做的课题,不见得是学生想要做的,学生理应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规划,怎么能一招进来就围着导师做事呢?难道说,我们的导师招学生,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的课题招劳动力吗?至于连老师的家事都由学生来做,不做,就责骂,甚至以不让毕业相威胁,那就更不像话了。 现在我们大学里的师生关系,基本上就是一种权力支配关系,正在丧失起码的师生准则。教师给分,指导论文,是否推荐答辩,居然都成了教师用来要挟学生受其支配的手段。有的导师,甚至借此占女学生的便宜。我不知道,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师生关系会恶化到什么程度。现在医患矛盾已经势同水火,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学生弑师教训,还不足以令人警醒吗?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原题《学生不是家佣》刊于南方都市报2009-07-0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