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河杂咏

(2009-03-25 22:39:46)
标签:

海河

杂咏

天津文化

西山大

世界水日

杂谈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海河杂咏

 

 ——为“天津西山大”博文《梦萦海河水——写在世界水日》所写评论

 

九河下梢,河海相通的地理位置,运河漕运和海上漕运,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动因。天津的海河文化、渤海文化、运河文化、漕运文化、马祖文化、码头文化——都是“水”之生成。只要有了“水”,聚落、鱼盐、灌溉、漕运、码头、仓储、货殖、商埠、百业……均随之绵延而生,城市经济就得以发展。天津因“水”而生,依“水”而兴,傍“水”而盛,……

 

海河杂咏

 

俗谚曰:“挑水的看大河——都是钱。”“水”就是钱,就是动力,……。同时,“水”又是政绩工程“趟海水”,公款消费报水账,虚假数字水分足,“打水漂”交学费等的官场劣迹。

 

海河杂咏

 

同时,“水”也是双刃剑——既有“君子之交淡如水”“阿里山姑娘美如水”“柔情似水”等的美喻;又有“洪水猛兽”“水患”“水污染”“掺水”“水货”“ 水博士”“水性杨花”等丑物恶行。


   
西山与“水”缘分深邃,记得以前曾拜读过阁下写“桥”之佳作。坐上沙发,面对河水,香茗飘香,问候西山和女友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