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靓姐帅哥喻体咏花文化 |
分类: 文学品评 |
用靓姐、帅哥 为喻体 咏花
——读诗札记
谭汝为
亚里斯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美妙的比喻是人类思维的智慧闪光,是语言艺术绽开的艳丽花朵。用物喻人,例证殊多,兹不赘论;以人喻物,较为少见,但常呈现出奇思异趣。请欣赏以下以人物为喻体咏花的诗作:
(1)清香疏影独踟蹰,脉脉黄昏思有余;
(曹毅之《咏梅》)
(2)溪杏山桃欲占新,高梅放蕊尚娇春;
(王安石《次韵徐仲元咏梅》)
(3)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
(皮日休《咏白莲》)
(4)暮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何希尧《海棠》)
以上各首诗都是以美女(卓文君、赵飞燕、杨玉环、西施、阿娇等)为喻体来比喻花卉的各种娇艳的姿态。
以美男子为喻体比喻花卉的诗句较少,却惹人注目。请看:
(5)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
此处“谢郎”指南朝刘宋右卫将军谢庄,《宋书·符瑞志》载:元旦降雪,谢庄下殿时大雪落满衣上,君臣都认为是吉瑞之兆。“荀令”指三国魏尚书令荀彧 ,《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三日香气不散。用这两个典故喻譬早梅初开时的色泽和香气。再如:
(6)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黄庭坚《观王主簿家荼縻》)
这首咏荼縻花的诗以美男子何晏比喻花色洁白,以荀彧留香比喻它的芬芳。
还有在一首诗里兼用美女俊男比喻花卉的,请看以下两例:
(7)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李商隐《牡丹》)
首先用卫灵公夫人南子在锦帏中比喻妍丽盛开的牡丹,又用越鄂君以绣被拥覆越女比喻含苑欲放的花蕾;然后以晋代石崇用蜡烛代替柴火比喻牡丹的光彩,以荀彧不必用香炉熏香比喻牡丹的浓香。
(8)雨过温泉浴妃子,露浓汤饼试何郎。
(彭渊材《海棠》)
以杨贵妃出浴时的艳丽,比喻海棠的娇美;用何晏食热汤饼出汗而面容更加洁白,比喻其色白。
两首诗例皆以俊男靓女兼比海棠的姿色,且借助典故喻花,典雅工丽,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