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市井陋俗拔闯围观杂谈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市井陋俗:拔闯 与 围观
谭汝为
昨天下午外出办事后乘公交车回家,路过王顶堤五和商场附近,交通堵塞,观者如潮。原是便道上的纠纷引来围观。透过车窗远望,右侧前方黑压压人群,十几位骑车路过者,停车扶把观看;有的索性就地锁车,挤进围观。
对此类“围观”,我向来不屑一顾,甚至相当鄙夷。前面被堵成行的轿车、出租车、公交车的司机,向已膨胀到马路中间的围观者喊话:“老几位,靠边,靠边,受累您了!老几位,边上看去!”车队边喊话,边缓行,不足百米距离,耗时10分钟。
俟公交车缓行过纠纷处,唯见二百多人的围观圈内,纠纷主角是四位中年人,其中动手打人者年近五旬,被打者三十五六岁,但他被其他两人左右挟持着。也许是众多围观者和两位为之拔闯者,助长了那位男一号的气势,他左右挥拳猛击。被打者也是本地人,他的面部已被打伤,但毫不含糊地对骂,指着对方的脸,似乎在警告他:后果自负。众多围观者无一站出制止规劝,只是默默地或微笑着注视着……
由此,我想到:这就是天津 市井 两陋俗——拔闯和围观。
围观,在天津口语中就是“看热闹”,马三立相声中对酷爱围观的大爷的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其中“光熰烟,不窜火苗子,没意思”的评论,就把这类人物鄙俗的阴暗心理足足实实地曝光了。
“拔闯”属于江湖黑话,就是在纠纷、冲突中公开为一方张目、壮胆、助威,甚至直接上阵,参与争斗。
天津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从事五行八作的人们聚居杂处,哪有马勺不碰锅沿儿的。因此,邻里两户人家闹矛盾,马路上两个小贩因故吵架,是时常发生的。
遇到这种民间纠纷,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通情达理,息事宁人,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过不了几天,就和好如初了。另一种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你不是省油的灯,我也不是吃素的!你不依不饶,我也不甘示弱。于是,扩大事态,剑拔弩张。在这时,再出来两个拔闯的,那冲突就越演越烈,甚至闹出人命来!
“拔”是动词,有一个义项是“向高处提”的意思,如“拔嗓子”。“闯”也是动词,有一个义项是“兴起、惹起”的意思,如“闯祸”“闯乱子”。“拔闯”就是在剧烈的纠纷中,为一方壮胆助威,火上浇油,以扩大事态,惹起事端。两边都招来拔闯的,就更厉害啦!最后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自食恶果!
前一篇:扯——专用于 女性 的 贬词
后一篇:“找乐儿”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