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嘛称“大哥”为“二哥”?

(2007-12-21 22:40:13)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生活记录

天津民俗

大哥

二哥

二爷

武松

武大郎

娃娃大哥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为嘛称“大哥”为“二哥”?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孙剑艺教授是著名的民俗语言专家。他原籍山东省阳谷县,是传说中打虎英雄武二郎的老乡。他说:山东阳谷有传统民俗,就是出门在外,遇到年龄相当的陌生男子,要尊称为“二哥”,而忌讳称“大哥”。曾请教老人,答曰:“大哥是骂人的话大哥是王八!”其实,山东阳谷“二哥”的尊称源于对“武松”的“英雄崇拜”。山东好汉武二郎是响当当的英雄,而其胞兄武大却因妻子潘金莲的秽行而窝囊被害,成为遭人耻笑的人物。

 

 京津地区旧时饭馆旅店对前来食宿的男性顾客尊称二爷,却讳称大爷。典型者为茶房、伙计、店小二之类在与前来的客人打招呼时,必称“二爷里请”“二爷您用点儿什么”之类。社会交往中,亦尊称成年陌生男子为二哥,却讳称大哥。例如天津小贩在兜售时,爱说:“二哥吃菜瓜,酸甜的。” 究其原因,盖与“娃娃大哥”有关。

 

天津旧时民俗,妇女婚后为早得贵子,就到娘娘宫请回一个泥娃娃,称为“娃娃大哥”。出生头胎男孩后,则排行为二。老二、老三对娃娃大哥必恭必敬,尊之为兄长,且辈辈相沿。数十年后,逢年过节,连老二老三的子女也对娃娃大爷叩拜行礼。

 

我幼时曾看到邻居家的娃娃大哥留两撇小黑胡,衣着长袍马褂,戴着红顶瓜皮帽,端坐在玻璃罩子内的情状。五六十年前,天津土著各家各户的长子却屈尊降为老二,而老大行第却专属泥偶,盖因其为家庭招来弟弟而功莫大焉。这是旧时天津社会称谓中习于面称“二哥”“二爷”的又一条原因。

 

现在,新一代的天津年轻人,即使萍水相逢,也相互称呼“大哥”。如“大哥,跟您了打听点儿事……”。见到年纪大一些的,则一律称呼“大爷”。现在没有再称呼“二哥,吃菜瓜”和“二爷,里请”的了。——这就叫“移风易俗”“与时俱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