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僵”,是“倒下”的意思

(2007-11-13 16:20:50)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词义探幽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倒下

分类: 词义探幽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

                            是“倒下”的意思


谭汝为




    对“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条成语,有代表性的解说有两条:

    1、《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现指一个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仍然存在(多含贬义)。”

    2、《汉语成语词典》释义:“百足:虫名,即马陆,约一寸长,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然能蠕动;僵,僵硬。语出《本草》。后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和影响仍然存在。”

    前者对“僵”未作明确解说;后者则把“僵”解释为“僵硬”。其实,此处的“僵”应作“仆倒”“倒下”解。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把“僵”解释为“偃”,清人段玉裁注释说:“僵谓仰倒。如庄子推而僵之,汉书触宝瑟僵皆是。今人语言乃谓不动不朽为僵,广韵作殭,死不朽也。

    段玉裁解释的大意是:“‘僵’就是‘仰面倒下’的意思,例如《庄子》‘推而僵之’即‘把他推倒在地’,《汉书》‘触宝瑟僵’即‘(在跑动中)撞在琴瑟上而跌倒’,这里的‘僵’都是‘跌倒’、‘倒下’的意思。至于把‘不动不朽’说成‘僵’,那是后来的事。

http://s7.sinaimg.cn/orignal/4b6668a106cadebdf5fd6
    由此可见,在东汉东汉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僵”只作“偃”(跌倒、倒下)解,而无“僵硬”之意。“僵”这个词产生“僵硬”这个新的义项,可能是唐朝以后的事。

    关于“百足之虫”这条成语,各类辞书释义后所引例句中基本是以下四条:

    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战国鲁仲连)

    2、“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三国曹冏)

    3、“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唐人马总)

    4、“百足之虫,三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太平御览》)

    从这四条例句中,可作以下分析:

   1)“僵”与“蹶”为同义,都是“仆倒”“倒下”的意思;

   2)“百足之虫”就是多脚的昆虫,其虽死却不倒,是由于“扶之者众”。所谓“持之者众”,即有众多条脚支撑的缘故。

   3)“百足扶持”与“死而不倒”呈顺理成章的因果关系,宋人辛弃疾《周氏敬荣堂诗》“君看百足虫,至死身不颠”,(“颠”就是跌落、倒下来的意思,如“颠覆”“颠扑不破”之“颠”)即为典型的佐证。

    综上所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应解释为:

    多足昆虫即使死了,也不会仆倒,因为有众多的脚在支撑着它。后比喻基础坚固、势力雄厚的人或家族,虽已衰亡,但残余影响依然存在,仍能挣扎一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