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词义探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倒下 |
分类: 词义探幽 |
谭汝为
对“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条成语,有代表性的解说有两条:
1、《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现指一个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仍然存在(多含贬义)。”
2、《汉语成语词典》释义:“百足:虫名,即马陆,约一寸长,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然能蠕动;僵,僵硬。语出《本草》。后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和影响仍然存在。”
前者对“僵”未作明确解说;后者则把“僵”解释为“僵硬”。其实,此处的“僵”应作“仆倒”“倒下”解。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把“僵”解释为“偃”,清人段玉裁注释说:“僵谓仰倒。如庄子推而僵之,汉书触宝瑟僵皆是。今人语言乃谓不动不朽为僵,广韵作殭,死不朽也。”
段玉裁解释的大意是:“‘僵’就是‘仰面倒下’的意思,例如《庄子》‘推而僵之’即‘把他推倒在地’,《汉书》‘触宝瑟僵’即‘(在跑动中)撞在琴瑟上而跌倒’,这里的‘僵’都是‘跌倒’、‘倒下’的意思。至于把‘不动不朽’说成‘僵’,那是后来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