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教育杂谈坐公交车联想拥挤让座精神文明社会道德 |
分类: 诗文与杂感 |
坐公交车之联想
(一)
网上看到一则故事:
北京人:“我们北京地铁,人太多,太拥挤啦!”
上海人:“比不上我们上海,上海地铁更拥挤!”
北京人:“把我老婆挤得都流产啦!”
上海人:“那算什么?把我老婆挤得都怀孕啦!”
读后,大笑!夸张,幽默!玩笑之词,自然,谁也不会当真。
但乘坐公交车,却有多次玩命拥挤的经历。
在拥挤的上下班高峰时间,公交车刚一停下,人们蜂拥而上,拼命挤上去。这时,有两种叫声彼此呼应——
车下曲腰、扭臀、耸肩、插足、玩命往上挤的人 声嘶高呼:“往里挪,里面还有空儿!”
而刚上车的人 却屏气、扭腰、拱臀、力竭高呼:“挤死人了!司机,别上人了,快开车吧!”
——上车前与上车后的态度,就是如此遽然大变!
故而友人诙谐地将公交车前门的门板称为“变心板”。究其原因,所处位置不同,利益不同罢了。
由此而联想到——
官场人士,一旦占据有利地位,就垄断社会资源,妄图独吞独享;
成功人士,一旦爬进上层圈子,就本能地抬高门槛,减少竞争,以保护既得利益;
在野时信誓旦旦的承诺,一旦掌权后,就成为口惠而实不至的幌子;……
对于踏上“变心板”前后迥然的嘴脸和心态,借用鲁迅的诗句开头,凑成一首小诗:
一阔脸就变,判若泾渭河!
犹踏变心板,闭门护既得!
(二)
近日,天津某媒体报道,在南京路滨江道站,一中学生和一对中年夫妇先后登上公交车。因中年男子给妻子占座,和中学生各不相让,三个人在车中争执起来。最后怎么解决?一名穿着朴素的农民工站起身将自己座位让出,这事儿才算完。
同日《重庆商报》报道,因不愿给刚上车的孕妇让座,重庆两名男子在公交车上起了争执,都说自己年岁大,座该对方让。最后两人竟掏身份证比年龄大小,因其中一人比对方小了三岁,这才“认输”让座。
读后,哑然失笑!
民工的行为昭示了公德,尤令那位中学生羞惭!
掏身份证比年龄大小,以年龄为序,颇具可操作性。这着用在选举领导班子上七上八下尚可行,但用在公交为孕妇让座上,却很滑稽!
其实,身强力壮者公交让座,非挟泰山以超北海,而为长者折枝(“折树枝”或“鞠躬”)也!
我每周都坐公交车去新校区讲课。通往师大新校区有三条线路。因我上车的“华苑天华里站”是849路倒数第4站,很拥挤,乘客清一色是师大师生。我及其他老师(包括年逾花甲的老教授),一律站着;而年轻弟子们(不是一个学院的)一律风雨不动安如山,谈笑风生,视而不见。
建议学校团委、学生处领导,别整天只醉心于在校园里张贴文明道德荣耻之类红红绿绿的标语口号啦,教育学生党团员带头公交让座,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