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不服上海 且看方言对决

(2007-09-19 05:58:20)
标签:

学习公社

方言文化

上海

杭州

方言对决

地域文化

分类: 语言修辞研究

杭州不服上海 且看方言对决

                            

作者:徐四春

 

据说上海人很为自己说上海话自豪,但是不愿意上海话普及,初到上海的人,要是想学上海话,一定会受到正宗上海人揶揄的:帮帮忙好口伐?阿拉只倪朵吃不消。(帮帮忙,我耳朵受不了。)


  在我小时候,谁要是穿一件漂亮的花衣裳,不用问肯定是上海产的。我妈妈单位的技术员是上海人,他在浙西小城工作了半辈子,拒绝本地方言,人家的理由照样是倪朵吃不消。所以,人家说上海话是牛角上的方言,会顶人。


  属于牛角上的方言一类的,还有杭州话。杭州人很不服气上海人的骄傲:什么呀?一个沙滩建丘的城市,无根无标,六路八道集中起来的一群人,那个语言根本就没有文化根基。


http://s7.sinaimg.cn/orignal/4b6668a1b3a2f8ad5a136

   杭州人大概认为自己是有文化根基的,尤其是宋朝靖康之祸以后,高宗南渡称帝,建都临安,史称南宋。虽然那个文化挺悲惨,是个亡国文化,不过在当时也是极 度繁华,对于这个地区来说,得益还是很大。那时候的杭州,京官多得跟白果树上结的果子似的,秋风一吹,遍地打滚。而京官嘛,基本都是北方人,北方人说话, 好像嘴里含萝卜似的,囫囵大个,每说个啥的,还在尾巴上加个。杭州方言,本来是属于吴侬软语一派,跟那地方的山水一样,糍糯润滑,可是人往高走,水往低流,这是天性,杭州也成了京都了,人当然要学点京谱,所以,杭州话就独具一格成为江南官话,起来别有意味的。


  一般人去杭州,说普通话,杭州人都热情得很,官员以及船娘都很乐于交谈。但是杭州人对于上海人就是不太通融,上海人到杭州说上海话,很多人会傲然地告诉他,听不懂,请他说普通话。所以上海人所自豪的上海话,在杭州,总是难以遇到乐于倾听的耳朵。


   一个上海人在杭州可能受多了拒绝,也或许是出于调侃地模仿杭州话,去西湖游船要买票,他说:洞洞眼里的姑娘儿,拨吾一张票儿。(窗口里的姑娘,给我买张票。)遛大街要坐三轮,他招招手:车夫儿,拨吾乘个车儿。(师傅,我要乘车。)到饭馆吃饭,他咧嘴喊:跑堂儿,吾要两个饺儿。结果,那饭馆跑堂的是个女生,顿时怒起,呼啦扇过去一巴掌!


  杭州话里的饺子叫水饺儿饺儿听起来就是交儿吾要两个交儿,就跟阿Q跟吴妈说我要和你困觉一样!


  呵呵,杭州人,上海人,杭州话,上海话。真是挺牛的。

 
             (来源:《今晚报》2007-09-18,原题《牛角上的方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