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地名文化地名历史文化景观 |
分类: 地名文化 |
地名与历史文化之三
地名反映了历史文化景观
北京是元、明、清三朝的首都,历史文物很多。例如:校场口(明清操练检阅军队的旧址)、按院胡同(明代按察院旧址)、禄米仓(明清时贮存官员俸禄米粮仓库)、国子监街(明清国家最高学府)、东厂胡同(明代由宦官把持的特务官署所在地)、学院胡同(明清提学察院旧址)、火药局胡同(明清兵部火药局旧址)等地名就反映了旧时政府各类官署的布局。
北京有许多取名古雅的皇家园林花园,例如西北郊就有五座大型皇家花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和圆明园。还有颐和园、景山、恭王府、北海公园、故宫御花园等。
另外,北京带有“坟”字的地名较多,例如公主坟、八王坟、英家坟等。这是王公贵族的墓地。
北京城内和郊外有星罗棋布的各种寺庙,带有“寺”的地名约有100余个,如护国寺、白塔寺、碧云寺、潭拓寺、大佛寺、大钟寺、五塔寺、法华寺、隆福寺、卧佛寺、慈云寺、天宁寺、延寿寺等。这表明佛教在北京的影响相当深远。北京地名中嵌入“观”、“庙”、“宫”等字的也很多,如白云观、崇元观、回龙观、东岳庙、药王庙、牛王庙、三义庙、雍和宫、灵济宫、天后宫等。北京还有建寺已千年的伊斯兰教的牛街礼拜寺。这些地名表明了北京宗教文化的历史状况。(参看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6-157页。)
有些地名蕴涵着历史故事或传说,例如河北省邯郸市的两个地名:回车巷和黄粱梦镇;前者就是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当年交往中的遗迹;后者则是卢生赶考途中在邯郸小店“一枕梦黄梁”的地方。
在湖北省东南部处在长江南岸的蒲圻、嘉鱼、洪湖三个县,现有101个地名和三国故事有关。以人名姓氏命名的地名有:周郎湖、周郎山、黄盖湖、陆口(陆逊操练水兵处)、吴主庙、孙郎洲、孙郎浦、子敬岭(子敬是鲁肃的表字)、吕蒙咀、太史慈、孔明桥、关王庙、子龙滩(子龙是赵云的表字)、周仓咀、大乔坪、小乔坪等。此外,跑马岭、布阵山、走马滩、教军岭、司鼓台、晒甲山等地名则与当年赤壁之战有关。(参看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