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社会语言讲座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 |
分类: 语言修辞研究 |
社会语言讲座(11)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察和分析语言。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是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社会语言学理论传入我国后正式开始的。时至今日,社会语言学理论在我国不仅已深深地扎下根来,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中国不仅有丰富的语言资源,而且拥有悠久的联系社会研究语言的学术传统,这一切都为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国外语言学、汉语语言学和民族语言学这三个方面。
外语界凭借着语言方面的优势,在接触国外理论和新思想方面得天独厚,对社会语言学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建设、汉外语言接触、外语教育等都是外语工作者特别关注的内容。
汉语界的社会语言学包括了我国传统的方言学研究,他们以深厚的汉语学知识为基础,开辟了汉语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天地,在汉语语言状况调查、语言规划、语言与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国家的语言生活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民族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则以我国丰富的民族语言资源为依托,在语言接触、双语/多语研究、民族语文教育、语言规划等方面硕果累累。
在我国社会语言学由创立走向成熟和繁荣的新时期,这三大阵营的研究逐渐表现出整合的趋势。汉语、外语和民族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各有所长、各有侧重。各方力量携手合作、加强交流,达成优势互补,从而促成协调发展,既是中国社会语言学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理论体系完整、研究方法完备、实践价值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本讲座11—15讲,主要内容转帖赵蓉晖《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若干特点》)